营造个性化教育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10-08 04:44:39

营造个性化教育课堂之我见

“90年代出生的学生不好教”已为许多教师认可。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知识面广,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有严重的厌学情绪和强烈的反叛意识。“我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是他们的顺口溜,这使很多教师头痛不已。“哄一哄,吓一吓,诈一诈”的“三字经”早已成了老黄历。面对这样“独特性”的学生,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个性化教育课堂呢?在几十年痛苦且快乐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工作上的感受,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实施个性化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的人,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承认差异,培养学生的“独特性”。现实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特有的性格、喜好,因此,每个学生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去体验。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小心地保护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从不轻易否定学生,而是以“还有补充吗”“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思路再开阔些”等方式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即使在板书资料中提供所谓“标准答案”时,笔者也不忘加上一句“这只是很多答案中较为合理的一种”。这些做法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提出批判性意见,最终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开发。

第二,因材施教,利用差异,发展差异。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学中,笔者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要求,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等),笔者注意尽可能给他们更多的理解,用宽容和爱心去温暖他们,使他们能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对教师敬而远之,乃至畏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90后”学生有着极强的个性和极敏感的自尊,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缺少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空间,那么对抗的火药味就会弥漫开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两败俱伤,何谈教育效果?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平等的交谈是实施教育的前提。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对学生的束缚,并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探究性不断得到发展。

三、与时俱进,加强理解沟通

要做好对“90后”学生的教育工作,单单凭借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变身为海绵,积极吸收当代社会各门知识,提高教育技能和文化涵养。为此,笔者积极了解诸如“酱紫(这样子)、BT(变态)、bf(男朋友)、gf(女朋友)”等另类语言,有时间就上网搜罗娱乐资讯,以便在学生谈论某个明星的时候可以插上几句,这也是为了寻找与学生们的共同语言,尽量在对事物的认识上达成一致。学生看到笔者懂得这些语言和娱乐新闻,先是惊奇,之后明显对笔者亲热了起来,课堂回答问题也更加积极主动。这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出发点,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笔者坚信,学生是个圆,只要他愿意,处处是起点。

上一篇:让特级教师在教学上充分发挥作用 下一篇:认清形势 把握重点贯彻落实《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