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模式的新解

时间:2022-10-08 04:13:10

歌唱教学模式的新解

摘要: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幼儿教师如何在歌唱教学中,改变让幼儿随着教师一遍遍的反复学唱的模式兴趣,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只有老师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歌唱的活动中感受到唱歌的乐趣、体验到音乐美感。

关键词:兴趣;与其他领域的整合;师幼互动

幼儿唱歌活动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的音乐表现力。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时会出现幼儿不乐意参与唱歌活动,或总觉得孩子的歌声不动听,唱歌音不准,或是缺乏感染力。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对许卓娅老师关于《歌唱教学的模式指导》课程讲座的学习,我重新审视我的唱歌教学,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于我们老师自身。在此,我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歌曲内容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歌唱教学的模式指导》这一课程的学习,我突然发现,孩子的歌原来也可以那么有趣、那般动听。这让我突然醒悟: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唱歌,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像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优美的、诙谐的、欢快的……其实,还有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又适合幼儿歌唱,让幼儿唱,为什么不行?如果一棍子把这些歌曲打死,不是可惜?现代的教育应具有现代的气息,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那些歌曲的一出现,如《小苹果》、《老鼠爱大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他们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对歌词或一些旋律进行适当的改编,幼儿在学的过程就会学得更加快乐。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二、范唱要以清唱为主

教师要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功能已发展到今天广义的人格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从而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随时有可能要带着幼儿边游戏边唱歌,边表演边唱歌,边打击乐器边唱歌,这些都需要教师离开伴奏,自由、自如地演唱。

三、幼儿唱歌时的伴奏

伴奏能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幼儿唱歌时的伴奏运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首先是教师范唱要以清唱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可以考虑在几次范唱中穿插运用伴奏。范唱中的伴奏要简单,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碍幼儿听清曲调。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唱歌的熟练程度和演唱形式来安排伴奏。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安排不同的伴奏。如小班幼儿注意易受干扰,感知水平低,音乐的感受力和音准能力弱,为小班幼儿设计的伴奏显然应以旋律伴奏为主,突出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儿感知和模仿。大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时便可考虑和弦伴奏的运用,以加强层次感,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力。但是,这些伴奏要根据幼儿掌握歌曲的熟练程度来设计伴奏。如初学歌曲或唱歌不太熟练时,伴奏应以旋律为主,甚至可不用伴奏。在根据不同的演唱形式运用伴奏时,除了要考虑伴奏的复杂程度外,还要十分注意伴奏的音量控制,如独唱和齐唱,音量的大小应有明显的对比。再次是伴奏的运用应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如有些孩子音准能力强,节奏感等音乐感受里发展较好,伴奏时的和声运用可适宜加强;有些孩子音准能力弱,伴奏则应突出旋律。

四、唱歌时幼儿声音的\用

怎样用美好的声音唱歌是《歌唱教学的模式指导》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在这个环节中,我意识到共鸣与位置的重要性,同时发音和吐字也会影响到歌唱的效果。歌唱发声是唱歌技能中的关键。幼儿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要让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就是在平时说话发声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歌唱。幼儿很喜欢唱歌,但由于缺乏训练,普遍存在喊唱、白声、咬字不清等缺点,纠正这些缺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音乐活动发声练习。因为简短而集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幼儿良好嗓音的重要途径,也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但以往由于我习惯于老方法、老习惯,总是反复使用单调的几种练声曲,是发声练习枯燥、无趣。经过《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主动参与趣味的发声练习,创造幼儿乐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激发培养幼儿的练声兴趣,幼儿才能用自然、自如的声音来唱歌。通过学习,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感受----哼唱----填词----唱谱----自信地演唱,这种方法符合感受、理解、表现的规律。能使孩子在愉悦的审美过程中获得有用的音乐知识,满足了他们的感性需要,取得了良好地效果。这样以唱词激趣,以唱谱提高,不失为一条唱歌教学的好路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同时强调“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在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将民族音乐融合到幼儿一日生活及其他领域教育中。在我园的青海民族特色礼仪课题活动中,就将具有我省民族特色的、容易理解的作品,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使活动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从而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让幼儿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孔起英。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艺术)。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卓雅《游戏、学习、工作、生活》――创意戏剧课程。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图书资料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下一篇:花生田蛴螬防治方法实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