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2-10-08 03:42:13

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

一、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用以“说”代“做”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的做法却屡见不鲜。这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定势的形成、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教师应大胆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自设实验方案,巧改实验方法等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创新的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在改变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大胆赏识新的教学模式。

1、鼓励学生自设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上。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亲自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并引起争执,学生为弄清楚是非,往往会以比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活动中。有时个别学生会提出一些有创设性的设计方案来,教师对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适当的鼓励。还可以允许学生按照实验原理,设计一些不同的实验方案。例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个实验时,学生不仅探究教材中的什么使淀粉发生变化,还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辣、烫、冷、盐、醋、水对淀粉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

2、巧改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效率。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有时学生按课本中的要求去做,稍有操作不当,不仅要费大量时间还会影响实验效果,于是尝试着对某些实验操作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例如:“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个实验,如何确定摄取叶片下表皮的方法,是使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环节,用镊子直接夹取杨树叶的下表皮,由于操作不当,取得的下表皮的一面带有大量的“叶肉”,影响了观察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叶背面相对折合,用手轻轻搓动,再慢慢用镊子夹取,从而获得较大面积的下表皮。一点操作上的小小的改进使他们顺利完成了整个实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探究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直正参与实验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得具体经验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实验、边记录。实验记录能如实反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的记录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随意修改。在实验过程,教师要注意全面巡视,了解整体情况;还应收集来自小组长和科代表的反馈信息,了解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便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点和帮助纠正。如:在“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实验过程中,制作临时装片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制作的装片有气泡,会影响观察结果,就把这些学生组织到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中找出问题所在,然后由学生再次制作,如果还不行,那就再重制作,直到制作良好为止,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探究过程结束后,根据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如果结论与我们的假设不一致,那么,首先由学生本组分析探究实验过程,看看有无操作不当的地方,或是考虑不周之处,甚至可重复几次实验。若得出的结论仍与假设不相符,那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重新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再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一定要相信科学,尊重事实,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测定的是花生米所含能量,结果各组之间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就想是不是实验过程中出了问题呢?对自己操作完成的实验没有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分析实验到底是不是存在问题,如果实验不存在问题,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只要是自己实际做的就要敢于力争,坚持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

二、开放生物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探究实验天地

改变以往那种仅提供演示仪器、准备一些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材料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包括开放实验仪器,开放实验场所,开放基本实验,开放课外实验。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要求,自己的实验课题,自己的实验设计提出申请,由实验室提供仪器、场所,课任老师、实验老师协助完成。同时,教师也大力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来完成就在我们身边的实验,使学生更有成就感,从而极大的提高实验兴趣。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后,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课下自己设计实验,然后申请自己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教师为其提供器材,使学生顺利完成探究过程,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开设虚拟生物实验,弥补实验教学条件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各学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网络设施,为了更好的实验教学,可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各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进入虚拟空间,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观察。这样可以不受天气、季节的影响,也可以避免有的真实探究操作所带来的各种不便或危险,虚拟实验可以弥补探究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用多媒体制作了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可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效果非常好。不过,虚拟实验不能代替真实实验,学生亲自体验的探究实验过程记忆更深,生物虚拟实验可作为探究实验的一个补充,使学生全方面的掌握探究实验方法及过程。

通过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有了充分想象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精神。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协作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只要每位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小议数学概念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