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环保生活姿态

时间:2022-10-08 03:26:31

十大环保生活姿态

环保不是姿态,而是一种责任,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拯救地球不是笑话,潮流达人们早已行动起来,用创意改变世界。

NO.1:北极造冰

全球变暖的最大恶果之一就是地球两极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特别是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后,因为海水盐度变化,海水洋流也将发生变化。一旦北半球的洋流停止,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 大量海洋生物将灭绝;

 海洋失去调节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功能;

 富饶的北欧地区将变成冰天雪地的世界。

以对欧洲地区最为重要的墨西哥湾暖流为例,它从加勒比海地区流向北极,沿途将热量

带给欧洲。到北极地区后,散失热量的暖流变成了冷水,由于冷水的密度大,因此这些

冷水“下沉”入海洋深处,并在海底流回热带地区。在海水的这一循环运动中,它在

北极“下沉”的这一步骤相当于“发动机”,为整个洋流循环提供动力。但是如果北极

冰盖大量融化,融化的淡水与洋流汇合后,导致海水密度变小,洋流就无法“下沉”,

循环“发动机”停止运转,洋流止步,欧洲将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时代。

怎样才能把北极从分崩离析中解救出来呢?办法就是:在北极用人造冰降低融冰可能。将8000艘制冰船拖到北极地区,然后制造一个约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江苏上海面积之和)的超级含盐冰块。让这些制冰船在秋季抵达格陵兰岛,当冬天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的时候,制冰船的水泵把海水抽出来洒在现有的冰盖上,这些海水很快会结成盐度很高的冰。等到来年春天,制冰船又把温暖的海水洒向“盐冰”,加速其融化,融化后产生的含盐很高的冷水将迅速沉入海底,增加洋流的下沉动力。根据计算,只要增加6%的下沉动力,洋流循环系统就可以正常运行。

NO.2:阿尔卑斯的隔热毯

科学家预测,2050年时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将会消融四分之三。

为了保护欧洲最好的阿尔卑斯滑雪场,瑞士人的办法是用一张张足球场大小的合成绝热毯“保温”,即保持毯子下面的低温。

轻质合成纺织品的上一层聚酯材料,以便反射阳光的紫外线,在纺织品下层则是聚丙烯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把这种材料覆盖在高山的冰雪上,即使夏天的阳光也无法使之融化。

此前这一材料在小规模试验中已经取得巨大成功――两年间,瑞士人用此方法覆盖区域的冰雪比周边地区少融化80%。也就是说,这样的合成材料确实可以在高山冰盖上使用并取得很好的隔热效果,阿尔卑斯山上的白雪皑皑从此有希望继续在世人的视线中完美保持。

NO.3:人造火山给地球降温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1991年喷发时,向大气中喷射了1000万吨遮挡阳光、给地球降温的硫化物。不少科学家由此认为,人类完全可以模拟这一自然壮举,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其中不乏像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科努森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按照他们的设想,使用火箭、飞机、巨炮,甚至人造火山,将细小颗粒释放到大气,令地球温度在10年内降至20世纪初期的水平。

不过,倘若出现偏差,这些细小颗粒会长年累月从轨道上洋洋洒洒落回到地球。即便果然奏效,也必须对微粒小心控制。卡内基研究所气候学家肯•卡尔德拉6月的一项研究表明,中断微粒流可能会引发地球温度骤然间升高。此外,温室气体的聚敛也许仅仅是一种表象。像海洋酸化等问题可能会存在。

NO.4:安置碳收集器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制造一些巨型碳收集装置,每个能吸收相当于1.5万卡车一年排放的温室气体。按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克劳斯•拉克纳的设想,一片面积相当于亚利桑那州大小的碳捕集器能够将人类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吸收得一干二净,尽管目前尚不清楚二氧化碳将来存到哪里,也许会“注入”到地下。总部设在亚利桑那州的全球研究科技公司已经揭开了第一台拉克纳碳捕集器产品原型的神秘面纱。

NO.5:人工造云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全球变暖除了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灾害天气增加外,还会严重干扰山区植物的授粉时机,不仅给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带来负面影响,而且还威胁到参与授粉的动物,使整个生物群落发生变化。

阳光令地球温度升高,但大片低空云朵却能反射阳光,所以大规模造云在理论上完全可以有效抵制全球变暖。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约翰•拉特哈姆提出,派一支无人驾驶、自动驱动的船队云游世界四大洋,把海水散布至空气之中去“播云”。据他的估算,一千艘“造云”小船能抵消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翻倍引发的气温上升。

NO.6:机器人吞噬沙漠

美国人发明了一种名叫奥克松斯(Auxons)的机器,它们不需要人类的操作和照料,就能在短时间里占领整个沙漠,把它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电站,或者一座源源不断出产芯片的工厂。若干年后,我们也许可以向世界上的各处沙漠空投几十厘米见方的小型太阳能电站,10 年之后它们将吞噬所有沙漠。

奥克松斯不是巨无霸,而是用数以亿计的个体来完成这些难以置信的任务。人们根本不需要逐个把它们生产出来,也几乎不需要任何操作――它们自己会生产自己,并且把后代遍布到大地上。奥克松斯的增殖能力是惊人的。它的大小和手提电脑差不多,背上有一块雨篷大小的太阳能板提供电能,能够自动挖掘沙子作为复制自我的原料。每隔大约5 个月,奥克松斯就能完成一次自我复制,在每一片卧室那么大的沙地上放上一个后代。奥克松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自我增殖:将100个奥克松斯放到沙漠中央,10年之后它们的数量将会达到16亿!13年之后,它的覆盖面积会超过50万平方公里,远远大于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而且在这之前,奥克松斯内部的定时器会让它停止自我增殖,然后互相用线路连接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是45万亿千瓦的天文数字,相当于2007年全球耗电总量的两倍。

NO.7:“环保人”计划

想拯救地球,但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绿色狂热者”。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需要多少疯狂和创意的环保想法,而是我们如何消费。无节制的欲望造成了如今的经济与环境问题,我们索取的比给予的要少。这才是环保问题的核心,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就是“更少”。

少开车,多走路。不仅拯救了环境还拯救了你的身体。

买稍贵,但环境友好的东西。布袋比塑料袋更耐久;节能灯比普通的灯泡更省电。

降低欲望。我们买得越多,就从这个星球索取得就越多。我们消费得越多,欠账就越庞大。买太多新的衣服、数码产口或其他装置并不是件好事。一年中有几个月我们都处于这种追求最新最好的危险欲望中。毕竟旧的东西还是存在,也许就填埋在某个垃圾场里。

少做可以拯救地球。你也可以。

NO.8:建湿地人工岛

湿地号称“地球的肾脏”,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鸟类以湿地为家,这里还生活着190多种两栖动物和200多种鱼类。湿地还能起到环境过滤器的作用,很多污染物质都能被湿地吸收并分解。 但由于人类过度垦殖,全球湿地面积越来越小,而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也在威胁着湿地的现状。

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成篮球场大小的人工小岛,岛上种上植被,然后将这些人工岛放在遭到破坏的湿地水域。在为人工岛选择植被的时候需要一些能够吸引湿地动物的植物,湿地动物比如青蛙、水鸟、海狸等等。

将塑料人工岛的内部空隙做大,这样这些植被的根系能够穿过人工岛,成为一个网络微生物也能附在塑料以及根系上。一个人工制造的小生态系统诞生了,它不但可以增加湿地动植物,让它们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已经有环保主义者在自己农场内的一个藻类孳生的池塘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人造湿地系统过滤了池塘中的大量肥料,并遏止了藻类的蔓延。目前全球已经有大约3000个这样的人工岛生态系统在发挥作用。新加坡的一个水库还特地用这个系统来吸收污染物,清洁水质。

NO.9:给海洋施肥

通过向海洋表面投放铁或尿素等营养物,或向海洋表面抽取深海海水,海洋肥料能刺激吸收二氧化碳的浮游生物快速生长,这种架势就如同新西兰罗德尼角附近的自然红潮一样。一旦浮游生物死亡,它们会将碳永远地带入海底。

由于美国加州两家公司普兰克托斯和克里默斯有意将这种方法投入商业使用,海洋肥化也成了今年讨论最为广泛的地球工程热点。但这两家公司的如意算盘将面临重重障碍:国际海事组织计划严格控制海洋肥化。多部地球工程学著作的作者吉姆•斯坦利•罗宾逊也对这种科幻似的构想提出了质疑:“将海洋生物搞得一团糟是眼下最疯狂的主意。我们尚不清楚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NO.10:都市农场

全球人口在未来40年可能达到92亿。这意味着,要想养活这么多人,全球粮食产量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但是,目前地球37%的表面已经贡献给农业了,没有更多的耕地可用。那么,数十亿人需要的粮食又能从哪里来呢?

将城市内的摩天大楼变为既能生产水果、蔬菜和谷物,又能产生清洁能源,净化污水的农场。今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学教授德斯波米尔开始为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建造一个垂直农场原型,而中国和迪拜的投资者已经对这个构想表示了兴趣。由于农场能在摩天大楼内部上下移动,田地也就变成了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增加的“耕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还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一举两得。

上一篇:我们都是派对狂 下一篇:生财有道――全球十大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