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的结题报告

时间:2022-10-08 02:12:19

“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的结题报告

摘 要: 近年来,英语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对于基础教育环节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在很多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是厌学的,而非爱学、乐学的。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由于应试教育和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勉强应试,对英语无兴趣,产生厌倦或畏难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成为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由此,作者确定并实施了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加强情感沟通;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活动是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结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低效的,当然也是没有创造的。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把这种兴趣上升为求知欲,则不但省时省力,而且事半功倍,同时,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情趣之后,保护好这种兴趣,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使学生达到好学和乐学的目的。通过研究并学习如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使自己和周围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调查问卷分析

2012年2月,为了了解立达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我对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另外,听取了一些专家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问题一:英语这一学科在你心目中比其他学科处于怎样的地位?

你对英语这门课目的拥有的兴趣是:

( ) 非常喜欢 ( )比较喜欢

( )不太喜欢 ( )不喜欢

73.5%的学生觉得重要,26.4%的学生觉得一般。英语这门科目在学生心中占重要地位。调查显示学生觉得英语很重要,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是一种交流手段和必要技能。

问题二:你觉得学习英语有趣吗?

以下哪些方式你认为可以提高你目前英语学习的兴趣:

( ) 排小品 ( ) 自制PPT并演讲

( )参加英语角 ( ) 听英语歌曲

( ) 看英语片 ( )阅读英语小说

47.7%的学生觉得英语排小品能够提高他们的兴趣,31.2%的学生觉得听英语歌曲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11%的学生觉得通过自制PPT并演讲英语很有趣,但也有些学生觉得英语太难学了,自然而然地放弃英语。

问题三:对学好英语,你是不是很有信心?

67.6%的学生觉得很有信心,25%的学生觉得没多少信心。大多数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很有信心,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看有没有足够的信心,学好英语也是一样的。

问题四:你每天花在英语的时间有多少?

20%的学生只有上课的时候,77.2%的学生在上课和课余的时间,2.8%的学生几乎没有。学生主要学习英语的时间是上课和课余时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问题五:学习英语离不开必要的强记,你每天坚持背诵英语单词或短语吗?

52%的学生每天坚持,43.8%的学生是老师要求就背,4.2%的学生从来不背。大多数学生每天都坚持背诵单词和短语,但也有些不能坚持。语言要经常使用才能熟悉它,所以经常性的背诵是非常必要的。

问题六:你平时看英语杂志、报刊和电影吗?

15%的学生经常看,71.6%的学生不是经常看,13.4%的学生从不看。学生对英语杂志、报刊等,都缺乏兴趣。个人认为,接触新鲜的英语事物对学习英语有很大帮助。

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现在的初中生能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且有相当的兴趣,想要学好它,但是主动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决心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真正付诸行动。不少学生是因为学习英语的成效不立竿见影而逐渐厌倦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出现这种问题时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一味地找各种理由。解决此问题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课外,还可以自行购买相关的英语资料和课外读物扩大知识面,逐步培养对英语的兴趣。

三、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1.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的特征,兴趣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了。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成为学生求获知识的最佳场所,一定要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你教我听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师讲与学生动脑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堂与室外相结合,盘活课堂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大舞台。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则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进入最佳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曾经在一次试卷分析课堂时,我将西方的“复活节”中找巧克力蛋作为一个抢答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也用活动的方式把复活节的起源、活动形式讲解清楚。在日常课程中,我常常会以故事的形式与学生分享一些人生趣事,让学生在听完故事后,体会其中哲理,培养他们思辨的能力。

知识的传递和生活情商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我比较注重将生活引入到教学中。平日里,针对每一课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从课外收集材料,按顺序人人参与,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如在本学期一节探究型课中,我的课题是带一对从澳洲来的夫妇到中国餐厅吃饭。其中一项作业就是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周末选择一家合适的餐厅共同进餐。大家分工合作,最后以PPT的形式上交一份调查报告,学生兴趣高涨。大家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协作地完成了此项任务。同时,制作成了报告在班级中分享。报告内容形式多样,富有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生活气息。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提高了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大家又多了一次体验生活的机会。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并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激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情景,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在探究课“Festival in China”这课中,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对学生按能力适当分组后,采用拼图模式(Jigsaw)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主旨大意,识别有效信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总结、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相互依赖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争取做到让班级里没有死角,在活动和游戏中,争取达到全员参与、和谐共进的教学目的,真正使课堂时间得到高效运用。

3.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1)每日一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教室。在黑板上每日书写一句英语谚语或成语,让学生记忆。具体操作方法:由课代表每天在黑板上规范地书写一句谚语或成语,在早自修结束或两分钟预备铃时领读几遍,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会读,会用。在英语课堂听写中把这些谚语和成语作为附加题,让学生默写。

(2)教室布置:节日环境,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英语语言本身,还应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介绍异国风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培养和提高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开辟一个“英语沙龙”,把学生写的美文佳作打印成文,贴在醒目位置,每周换一次,供大家学习观赏,在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请几个学生事先在网上搜集这些节日的资料,并在节日当天用自己制作的PPT向其他学生介绍这个节日的背景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此之外,多看些适合中学生的英文读物,既可增长知识,又能开阔视野,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和阅读水平。

四、结语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大胆探索,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饶有兴趣地学习,真正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回顾一年的研究,我既进行了理论学习,吸取了先进的教研成果,将教材与课标精神紧密结合,又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实践,深入思考,不断总结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我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学生的成绩一定会一步一步得到提高和稳固。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下一篇: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次教学法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