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和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时间:2022-10-08 02:10:25

浅谈多媒体和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演示,将静的转化为动的,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直观而生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和运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但对其课堂的组织、教学评价了解的并不多,大多以常规教学的眼光去评价和打量它。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这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趋势所在,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备课时,应根据地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特点、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等多种因素来选择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

一、采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重点和难点始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考试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学生比较犯难的区域,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往往由于知识点的抽象和生涩,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来。要使高中地理课堂更加活跃、更加高效,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然而,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通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才能得以保障,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的多媒体恰恰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其蕴含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要素具有非常生动、直观的优势,能够将需要学习和掌握的高中地理知识以相关图像或视频等形式予以呈现,超越了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因此,只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并结合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改传统那种“填鸭式”传授知识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便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难处,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地理教学软件,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这对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讲授到“地壳运动”时,我们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做成动画,先把画面做成水平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显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相反,在向斜轴部产生局部压力,抵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遭受外力侵蚀和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成为谷地,向斜部位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印象深刻,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中许多地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时空、大小虚实等的变换手段,明晰地把众多地理现象、事物及其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再现于课堂上,不仅可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空间和时间。例如,在讲授到“地球的运动――公转和自转”时,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学生就根本想象不到地球是怎么运动的,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将地球的运动展现给学生,而且可以在展现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而地球的公转却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如果地球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那么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反之,如果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自转,那么地球上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设问条件的变化,把看似无疑的结论问题化,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教材中的一些图形、运动过程等内容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这些内容在图片设计中是静止的,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在讲授到“洋流”的课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把海水的这种大规模周期性的运动真实状况展示出来,海水在地球表面不断流动,流动方向和变化规律,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一看就明白和理解了,并且记忆时间长,在图上就能标出来,再遇见地图就能够活学活用,把知识与地图结合,把静态变为动态表示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五、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1.多媒体运用不能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许多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看老师演戏。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避免出现,教师成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员的现象。

2.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作为传统教学的板书能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恰当运用好板书和多媒体的结合,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用多媒体,有些内容,教师可用简短语言描述或了了几笔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用多媒体。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既可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作为新时代的地理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步。使我们的地理教学工作更生动、更丰富、更具有时代特色。

上一篇:创设活跃互动的课堂生态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与 GIS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