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迷恋布狗熊怎么办?

时间:2022-10-08 02:01:21

:您好老师。每天晚上,我习惯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布狗熊睡觉。但最近我和相处三年的女友要结婚了,我不可能把这些朝夕相伴的“朋友”都放在自己的新房里。那样不但女友不会同意,同事、朋友看到也会笑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这本身不是大问题。你的玩具有很多吗?

:在我的屋里,窗台上、床头柜上、书柜上……都放着不同时期买的各式各样的布偶,以布狗熊居多。

:心理学认为,迷恋于某种东西往往其后面掩盖着深层的含义。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癖好,我想克制自己的这种行为,但都失败了。我真担心结婚后,女友发现我的嗜好,会嘲笑我,甚至会引发夫妻矛盾。

:小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喜欢抱着毛绒绒的玩偶睡觉。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那只是孩子找到了一个“过渡性客体”。也就是说,孩子从依附于妈妈到独立的过渡阶段,他们需要一件自己熟悉,并和妈妈能够产生链接的东西――并不只是毛茸茸的玩具,也包括任何联想到妈妈的东西,包括:枕巾、被褥、窗帘、衣物……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让我夜里独自睡觉。当时,我怕极了,睡觉时不敢闭眼,父母不得不哄我睡着后才离开。半夜醒来时,我总是怀里抱着一个布狗熊,那是父母临走时放下的。

:很多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和幼小的孩子分离,有的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有的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但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为了缓解这种恐惧,就把布偶当作了父母,紧紧地抱住以寻求心理安全。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

:这只是问题的开始,如果在今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系列挫折,父母又对孩子过分苛责,而作为孩子恰巧又是那种比较敏感、脆弱的性格时,问题会加重。因为作为保护者的父母并没有起到呵护的作用,孩子不得不把所有的愿望寄托在布偶身上,为了让自己焦虑下降,他们不得不把布偶在他们心中的作用无限提高,最终到了无可替代的程度。

:父母对我的管教确实从小就很严。由于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作为男孩子,从小就要自立、勇敢。在生活、学习方面父母也是对我极为苛求,几点必须起床,每天必须吃几个水果,上学不能迟到,放学必须先完成作业,考试必须是班里的前三名……

:内心在小时候有过心理阴影往往会在成年时表现出来。他们一般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怯懦,性格内敛,安全感缺乏不自信,他们会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环境里,只和熟悉的玩偶产生互动。对世界充满了恐惧,他们的逻辑是,连父母都不可信,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信的东西?而另一种是过分的自信,他们往往事业有成,但并不感到快乐。他们是用表面的成就来掩盖心中的自卑,当全部的精力被耗尽后,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为了维持表面的光环,他们不得不咬牙强撑着。让自己感到放松的只有卸下面具,置身于玩偶之间。他们感觉这些玩偶和他们是一体的,通过拥抱、抚摸玩偶来使自己重新获得能量,这时候的玩偶,已经变成他们心中小时候那个无助的自己。

:是的,在父母的教育模式规范下,我一直是个好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来到一家跨国公司。开始是做销售,不久,由于不懈努力,我步步高升,现在已经是大陆北方大区的部门主管。成就、荣誉、金钱……并没有使我感到丝毫的快乐,真正使我感到幸福的只有和我那些屋里的布偶“朋友”在一起。经常我都会将自己关在屋里,置身于一堆一堆的玩偶之间,好像我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布狗熊,置身于朋友中间。但如果抛弃这些相伴我多年的“伙伴”,我真的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我想你已经清楚你为什么痴迷于布狗熊了。有很多事情不需要改变,你只要把原因弄明白了,对你的困扰自然就消失了。

:是的,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上一篇:路桥工程路基面的施工技术 下一篇:回浆水在商品混凝土中的试验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