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08 01:46:00

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张 斌 (西安工业大学,讲师)。

丁养斌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

摘 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更好的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的确立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目标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扭转对外封闭状态的一种政府举措。他实施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府策略,这种转型的着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市场经济逐渐代替计划经济,开放的经济代替了封闭的经济,多元化的经济代替了单一的经济。这种变化势必会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社会转型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改变过程”,在价值观发生变化时,大学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时,计划经济被取消,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激活了人们在生活中创新开拓的热情,青年的大学生审视传统的价值教育,不再信奉过去的价值思想;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新思想不断涌入我国,这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影响。许多新型价值观不断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例如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这些不仅表现出青年学生的思潮,而且也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观念震荡和价值冲突。i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社会的变革改变青年大学生生存的空间,许多大学生的价值心理受到种观念、道德以及伦理的影响,此时多元价值给个体价值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大学生价值目标变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人民的思想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大量事实表明:所有的经济变革并不只是经济运作而已,它是经济和意识的双向变化,其重要表现就是新观念和旧观念相互碰撞和摩擦。ii大学生在知识阶层中保持着独立性,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社会的变化,同时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观念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价值观上。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已经逐渐代替了落后的计划经济,使人们从“等、要、靠”的大锅饭、铁饭碗中解放出来,市场经企业、经济人主体的确立,成为市场交换的基础,使主体意识、独立人格有了空前的价值。改变过去人们“混”日子的思想情绪,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开始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投入了足够的重视。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有积极影响。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的经济,它要求人们的观念从依赖向独立创新转化,强调的是个人独立性。大学生不在依靠父母,能够面向社会,利用自己的所长为自己拼搏生存的空间。这些价值目标都是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它们都能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开始更加理性地去探索生活的意义,这些观点也成为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而价值认同是市场经济带给大学生的主要影响之一。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人必须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开始承担起各种责任,他们的使命感意识越来越强,大学生更加努力、奋进,他们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大学生在建立价值评价标准时,他们比较重视实际效益,这种价值观念是非常正确且积极的,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务实进取的氛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也有不良因素存在,那就是它过分注重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重视利益,不重视公平和真实,最终滋生出拜金主义。而且,这种不良的价值观念认为效益就是实惠,实惠和利益就代表着价值。这种消极思想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就是他们不再重视理想的作用,一味看重实惠,他们将眼前利益看的比长期发展还要重要,一些大学生为了赚钱无心学习,大学生在追求利益时,已经抛弃了自己的理想。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影响大学生价值目标变化的原因

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高校扩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数百万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进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但扩招也带来了高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教学管理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各项改革措施的影响,例如,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此时中西兼容成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还有在缴费问题上,扩招之后的高等教育收费明显增多,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确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由于社会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同在一个校园里的学生生活境遇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学生不得不求助于学校的助学贷款和救助金,或者去打工赚一些生活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对于金钱的欲望从而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而且,在对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后,大学生毕业后就可以通过更加健全的渠道走向社会,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时,也是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依据。但当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去寻求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时,由于就业市场中权力渗透、金钱交易、人情关系等等因素,使大学生的许多理想化为泡影,他们的价值取向被迫在实践中调整,一些毕业大学生开始怀疑我国的价值体系,他们也不再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社会文化是导致大学生价值目标变化的原因

就文化而言,文化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某种文化的发展会受到当时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而文化本身也会孕育、促进某种价值观念的生成。改革开放,中国以敞开国门的姿态参与世界竞争和挑战,中国不断吸收和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此时西方的价值观念也涌入我国,这给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大学生在比较中西文化后,很快抛弃了传统文化的教养,转而投向西方的现代文明。大学生在面向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人生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面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分析逐渐深入到人生价值问题上,他们站在多个角度上对传统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拓创新。平和自然使学生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趋向于传统,平稳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未来的规划可能是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去事业单位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就会是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选择趋向于物质成就,创业、从商、从事自己喜爱的兴趣爱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文明在社会的向前发展中不断碰撞与融合,在这种文化的交汇中,是当代大学生生存的现实空间,没有办法回避,使得大学生价值观一直处在变化中,而价值系统受到变化的影响也随之改变,这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汪晓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5,01

上一篇:“年关眼”解决方案 下一篇:“团”出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