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问题的护理

时间:2022-10-08 01:45:4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问题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临床开展的一种治疗良性胆囊病变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瘢痕小、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现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剖腹胆囊切除术。但是也会发生术后呼吸道感染、疼痛等多种症状,故护士应处理好常见问题,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利于手术口愈合,还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常规护理

1.1心理护理 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为因对手术方式、疗效缺乏了解,从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担心新技术不成熟、手术意外、并发症、后遗症等,心理健康状态欠佳。护士术前应向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可靠性及临床开展情况、说明手术过程、麻醉方法等,重点对术前备皮、导尿及术后引流、排尿问题做好说明,打消患者心中的疑虑。术后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产生恐惧及紧张等情绪反应,因而护理工作要按照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1.2术前护理 LC术前准备比常规开腹手术简单,局部体毛多者需要术前剃毛备皮,清洁手术区皮肤,口服20%甘露醇或者33%硫酸镁,术晨灌肠排空肠内粪便和积气,全面清洁整个肠道,以减少手术中鼓胀脏器的干扰,利于靶器官周围显露及术后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前禁食12h,禁饮6h,术前1d常规做麻药实验和抗生素药物过敏实验,无需置尿管、胃管。

2常见护理问题

2.1 由于患者是全身麻醉,进入病房后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复,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及时供氧,注意呼吸功能恢复情况。有条件要进行监护,及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一般6 h后可起床活动次日晨可下床活动。

2.2饮食 早期让患者进食可起到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负氮平衡作用,促进肠蠕动、缩短排便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患者如无明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可于术后6 h后进少量流质饮食,如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进食可适当延迟,先进流质,术后第1 d可进半流质,如无不适可进普食,但进食当日忌进牛奶、豆浆、过甜流质等产气食物摄入,防止术后肠胀气。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动物脂肪,多用低脂肪、低热量饮食,配合高质量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过冷食物,少食多餐,禁烟、酒。

2.3切口护理 LC患者术后腹壁仅留4个0.5~1 cm大小的创口,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腹壁4处穿刺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及胆汁外溢情况,如有渗血渗液应该立即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次日切口消毒后可以直接用创可贴敷贴,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脐部切口由于皱褶较多,平时难以清洁,有发生感染的可能,需要术后检查1次/d,如切口皮缘对合差,应该及时调整,以利于切口愈合平整,一般术后3~5 d可以拆线出院。

2.4引流管护理 术后一般不置引流管,估计有出血、胆漏或感染者,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的表现。

2.5预防呼吸道感染 常规给氧,以纠正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低氧血症,为预防全麻后喉头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嘱患者有痰时尽量咳出,必要时协助拍背咳痰。对无心肺疾病患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

2.6术后疼痛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中注气后7~12肋间神经受到压力刺激以及膈肌向上移位、伸展而引起的上腹疼痛一般可以耐受,不需应用特殊处理,24 h以后逐渐缓解,个别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高,如有疼痛可适量应用镇痛剂。术后肩痛由于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残留于腹腔内的二氧化碳积聚在膈下间隙,刺激膈神经所引起。一般在短期内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注意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参考文献:

[1]闫绍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术中修复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1(8):31.

[2]李燕莉.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8):1709-1711.

[3]舒芸,李永敏.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79-481.

上一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护理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术肢局部皮肤过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