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3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08 01:32:4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30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挫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外伤性视神经挫伤是眼科l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也是一种视力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的急性眼外伤。本病常因致伤物穿通眼眶直接冲击视神经或继发于头部闭合性损伤和眼眶部挫伤造成。视神经除受牵拉伤、扭伤和供血血管破裂所致的缺血损害外,还易受骨折变形、骨碎片以及管内或视神经鞘内出血的压迫,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因其损伤可以产生永久的视力丧失,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视功能障碍将不可逆转,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和不便。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手术后及非手术适应症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0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眼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2例为双侧眼外伤(剪刀刺伤和对侧眼球破裂伤且失明)。所有需手术的患者均已行手术,时间为伤后1h~14d。伤后即失明(原发性视神经损伤)19例,伤后仍有部分视力(继发性视神经损伤)39例。其中眼前手动7例,眼前指数8例,视力为0.02~0.03为43例。间接外伤54例,其中车祸42例;跌伤6例:工伤4例;拳击伤1例,踢伤1例;直接外伤2例,为剪刀刺伤。CT检查提示筛骨骨折30例,视神经管骨折16例,蝶窦骨折积血1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作视神经诱发电位检查,45例Ploo绝对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11例未引出波形。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西医原则行常规处理后,对照组给予西医营养神经药物及类固醇药物加血管扩张药物,所有患者予以静滴地塞米松10~30mg/d,肌注营养神经药物苏肽生30ug/d,静滴活血化瘀药物苦碟子20~40ml/d,两周后地塞米松改为口服30mg/d,维持1个月。治疗组则在上述方法基础之上加用除风益损汤,方药组成:当归、川芎各15g,桃仁、藁本、生地、赤芍、前胡、防风各10g,乳香8g,没药6g。水煎分服。10天为1个疗程,3~6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显效:视力提高至0.1~0.2,有效:视力有所提高

3.2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2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4%。所有患者治疗后复查视神经诱发电位检查,治疗组25例P1。绝对潜伏期延长均改善,波幅上升;对照组14例P1ll。绝对潜伏期延长均改善,波幅上升。治疗组疗效明屁优于对照组(P

4 体会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大,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早期大剂量应用扩血管药物也有一定争议,中医采用除风益损汤加减,以生地、赤芍凉血活血,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桃仁祛风行气、活血通络,藁本、前胡、防风祛风逐邪、通经、散瘀,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合之共奏活血消瘀、除风益损之功。现代医学证明,活血化瘀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使血小板聚集力及黏附力降低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调整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液中携带的氧、内分泌、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均直接供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细胞代谢所排出的二氧化碳口]。从而扩张微血管,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视神经供血,提高视功能。笔者认为,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迅速,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视力,减少视神经萎缩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外治甲癣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扶正消积汤治疗晚期肝癌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