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52例

时间:2022-07-20 08:29:13

关键词 酸甘宁心汤 失眠 临床观察

失眠在临床颇为常见,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且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酸甘宁心汤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8例均为我院门诊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23~72岁,平均45.6±8.9岁;病程1.5~10.2年,平均5.2±2.7年。对照组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5~69岁,平均47.2±9.2岁;病程1.7~11.1年,平均4.9±2.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失眠症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不寐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躯体、精神及神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失眠。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酸甘宁心汤。药物组成:酸枣仁、淮小麦、青龙齿(先煎)各30g,茯神、麦冬、制香附、苍术、焦山栀各10g,灯心草、川芎各6g,六神曲15g。每日1剂,水煎汁200ml,早晚各温服lOOml。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1mg,每日3次。两组均以3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

3.2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 体会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中医对失眠的理论主张有营卫阴阳论、脏腑论、邪气立论和神主论等。酸甘宁心汤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晖主任中医师的经验方,王师认为,失眠的病位在心,其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病因虽多,主要病机不外心胆脾肾阴阳失调,气机不畅,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定。《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只有脏腑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延续,也是维持睡眠正常的必要条件。《删补名医方论》云:“香附以开气郁,苍术以除湿郁,抚芎以行血郁,山栀以清火郁,神曲以消食郁。五药相须,共收疏解五郁之效。”茯神补心气,麦冬补心阴,二药伍用,气阴双补,养心安神,增进睡眠之力益彰;酸枣仁补肝宁心安神,灯心草清心降火,二药参合,一补一清,清补合法,宁心安神力量增强;淮小麦养心安神,青龙齿镇惊安神,二药相须,安神之力愈强。全方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宁心安神之功。

5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EM7.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1993.186-187.

上一篇:内外合治早期急性乳腺炎4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外治甲癣4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