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字和朗读再美一些

时间:2022-10-08 12:52:04

让写字和朗读再美一些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挖掘美、发现美呢?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下面就低

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以写字习惯的培养作为切入口,体验写字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使学生乐于写字,培养良好的习字习惯呢?我做了一番尝试:

1.美化班级环境,创设良好的写字氛围

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良好的艺术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其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因此,教室室内环境的布置,应尽可能地体现书法的艺术气息。

2.美化写字过程

观察是感受美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动笔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学生观察后,进行范写并辅以生动简要的讲解,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到,要体现出汉字笔态美,用笔应有轻重之别、快慢之分,体会到要使整个字结构美观,应在关键部件的书写上摆好位置。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可以为写字编顺口溜。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后是临帖,临写中规范自我,按规律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写字中创造美。

3.“绿色”评价让学生有美的心情

写字教学中,学生总是自己写自己的,评价总是由于时间的仓促被教者忽略,或者还有一些教师,评价了,但总是控制不住情绪,“你的字怎么这么难看,跟螃蟹爬一样?”孩子被数落多了就不乐意去改正了。如学生的字写得又扁又宽,我会说:“呀,这几个字太胖了,快给他减减肥吧。”学生绝没有要重写的尴尬和无奈,乐滋滋地给字“减肥”去了。幽默而又不失侧重的评价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领悟写法、建立自信,促使学生把字写得既工整又美观。

二、美美地朗读,培养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体会朗读之美

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去感受文本、体验情境,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怎样读得有味呢?一些方法可以借鉴:如情景渲染法,低年级儿童是极富于想象力的,常常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看待,与之同喜同忧,共哀乐。依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就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如《蘑菇该奖给谁》教学片断:

师:小黑兔回答妈妈的问话时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读一读小黑兔的话,体会体会。

师:老师当兔妈妈,请一个同学当小黑兔,大家试试看能不能从这个同学的朗读中体会出小黑兔的心情。

(师生分角色读)

师: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能让我们体会出小黑兔的心情吗?

生:“所有的”读得不好,应该加重语气。

师:你真会动脑筋!说得真好!

生:“都”也应该加重语气。

师:说得不错!

这种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使之形成语言能力。

低年级教材绘图精美,我们就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图画阅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加上播放音像或媒体,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春笋》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教学片断如下:

师:现在我们就是春笋娃娃了,来!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春天来了,小春笋们醒来了!可是,这个小春笋睡得太香了!

(出示睡着的春笋娃娃图片)还没醒来,我们一起做春雷爷爷叫醒它,好吗?

师生一起:小春笋醒一醒!醒一醒!

师:醒了!醒了!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冲破、掀翻、一个一个”要重读。这样的指导要比直接告诉学生要重读哪个词,印象要深,读得也更有味道。朗读时有的孩子喜欢把字拖长了读,就是拖音,两个字一顿或几个字一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没有抑扬顿挫,也没有感情,速度慢,这种现象如何纠正并规范?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孩子们,唱读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来,像老师这样读,我们试一试。”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增强识字兴趣,又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在写字、朗读教学中体现“鉴赏美—内化美—表现美”这一动态的过程,让这种美感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滋润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两者的结合,必将大大地促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

上一篇: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方法 下一篇:论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