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处应有疑

时间:2022-10-08 12:32:07

摘 要:对于权威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应立足文本实际,通过深入阅读了解作者原意,进而认真对待教材对原文的删节问题,在此基础上,方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沈从文 《云南的歌会》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0-0066-03

作者简介:明敏(1976―),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深圳市育才三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笔者之前已经教过三次,对语文教参上的解读一直有困惑。教参上说“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但这篇课文是在写“歌会”吗?在第四次教学前,笔者认真读了原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对于教材的删改和教参的解读,终于有了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诗歌――诗人――环境――传歌(民俗传承)”才是《云南的歌会》的写作线索,而不是教参上写的三个场合的歌唱――“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对于这样一篇课文,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教学呢?笔者把“发现”与“质疑”精神贯穿这篇课文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课文与原文的比较,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课下注释的“删”字,让笔者找到了教学的切入口。

现整理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师:我们一起读了《云南的歌会》和《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与原文相比,哪些地方删改得好?哪些地方删改得不好?哪些地方还可以再改动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篇文章,有谁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课文最后一段“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原文是“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好听歌声”。这一处教材改得好,“东西”比“好听歌声”的范围更广,老一代传承下来的不仅有好听的歌声,还有一种精神。

师:还有一种精神?

生:原文第二段“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从“生命的颂歌”这几字来看,我认为沈从文是想写云南人的一种精神,可惜,我们的教材把这个关键的句子给删掉了。

生:(补充)还有一种生活态度。

师:从哪里看出来了?

生:“摆小摊卖酸泡梨的、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小杂货商店的、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参加集会的都是普通人,但他们“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对待生活,他们是积极的、认真的、热情的。“热情”这个词在这一段中出现了两次。

师:说得好!

生:课文最后一段“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原文却是“打铁箍桶的工匠家属,小杂货商店的老板娘子”,我认为这个地方改得很不好。“工匠”和“工匠家属”是两个人,句意都改了;“老板娘子”比“管事”更有一种云南的乡土气,让人感觉很亲切。

生:课文最后一句“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是指什么呢?往前看,根据句意,应理解为“才知道原来盛会难逢”,可原文的句子是“才知道原来这种会,只有正当金星入斗那一年才举行的”。这样,就把原文的意思给改了,所以这个地方的改动也不合适。

生:原文“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课文中把“附近几个”删掉了,很合情理。三十桌,每桌六人,一共180人左右。如果是附近几个村子都来,肯定不止180人……

生:课文把“附近几个”删掉后,削弱了“集会”的意思,并且,“附近几个”更能表现出云南乡邻乡村是通过唱歌这种形式来交流感情的。所以,我认为删得不好。

生:课文第三段描写云南年轻女人“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可原文是“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这里是说,云南女人都长着“枣子脸”吗?如果把“牙齿”改成“糯米牙”,就应该把“白白的”删掉,因为糯米是象牙白色。

生:“枣子脸”应该不是说形状,可能是说颜色“黑中透红”,很健康。

生:课文第二段“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第一次读课文时,我以为是当事人手里拿着一本册,看了原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文是“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心中”说明云南人心中有歌,歌与人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心中”这两个字不能删。

生:课文中还有一个词没必要改,第三段“性情开朗活泼”,原文是“性情明朗活泼”。我们小组一开始都认为教材这一处改得好,因为性情、性格只能说是开朗,明朗应该是明亮的意思,可后来我们查了词典,“明朗”一词有三个意思。(端起《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读)①光照充足,明亮;②明显,清楚;③爽朗,不晦暗。示例:“性格明朗”。所以,沈从文写“性情明朗活泼”是可以的。

生:我有疑问。课文最后一段“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原文是“利索”,这里改成了“索利”,读起来很拗口,词典上查不到“索利”这个词。

师:“利索”是什么意思?

生:做事麻利,干脆利落。

师:“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这句话有问题吗?

生:我觉得没有。说这些来会的妇女们做事麻利,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没错。可课文把“利索”改成“索利”,我就有点糊涂了。

(这是一个课堂生成的问题。课后,学生上网查“索利”一词的解释,得出的结论是,“索利”是地方方言,湖南岳阳一带称赞女孩子长得漂亮,就叫“索利”。可文中写的是云南女人,教材编者把“利索”改为“索利”,显然不合适。)

生:我觉得《云南的歌会》这个课文标题改得好,《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并没有写很多跑马节的内容。

生:《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这个标题不好,但《云南的歌会》这个题目好像也有问题。课文只有最后一段写到了歌会――“金满斗会”。

师:按照你的意思是,教材删得还不够彻底,教材只应该保留一头一尾两段,对吗?

生:(笑而不答,坐下)

师:在“金满斗会”这一段,我们能看出云南歌会有什么特点?

生:参加集会的都是普通人。

生:集会的“主要作用还是传歌”。

生:之前有同学说过,“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金满斗会”的作用是传歌,但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板书:传歌――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课题《云南的歌会》,“金满斗会”这一段就能使我们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大致的了解,教材的编者是不是应该把中间三段也给删掉?

(课堂突然安静了下来。)

师:中间这三段写了什么?请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

生:不能删。二、三自然段写了云南的年轻女人,歌是由人唱出来的。

师:云南的年轻女人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里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云南女人会唱歌,性情爽朗。

生:“开朗活泼、手脚勤快”。

生:还有外貌描写,“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这里能看出云南人的朴实。

(板书:人――爽朗 勤快 朴实)

生: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只有云南才能唱出云南特有的山歌,在我们这个大城市唱,肯定没感觉。

(板书:环境――生机 淳朴 本色)

师:看来这些段落都不能删!可老师觉得课文第一句话应该改一下,“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应该改为“云南本是个歌的家乡”,对吗?

(有的学生点头肯定,有的学生很迟疑。)

师:什么是“诗歌”?

(学生查词典)

生:(读)“诗歌,文学体裁,古代称不合乐的诗为诗,合乐的诗为歌。现泛指各种体裁的诗。”

师:对呀,这篇课文哪有诗,都是歌啊!

(课堂再次安静下来,学生思考。)

生:云南有诗。课文第二段写到“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诗讲究“押韵”。

生:还有“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诗也可以“用典”。

生:“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酬和”我查了字典,解释为“以诗词应答”。我们刚学过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一首以诗相答的诗,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师:文中的“即物起兴”怎么理解?齐读课下注释。

(学生齐读)

师:请大家查词典,“起兴”是什么意思?

生:(读)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即借另一事物,以引起所吟咏的事物。例如,《孔雀东南飞》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

(板书:诗歌――押韵 用典 酬和 起兴)

师:如果云南人唱出来的是诗歌,那他们也一定是――

生(齐):诗人。

(板书:在“人”的前面加上“诗”字)

师:云南的跑马节,更加丰富了沈从文的见闻;云南的歌会,更加丰富了我们对云南的了解。在这个自然、淳朴的环境里,生活着一群爽朗、勤快、朴实的云南人,云南人是诗人,他们能唱出美妙动情的诗歌。借着“歌会”这一形式,云南的民俗文化、民族的智慧与热情都得以传承,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的颂歌。

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从“删”字入手,对原文和课文进行了比较。在比较阅读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生:阅读删改过的文章或观看改编过的影视剧,一定要读读原文或原著,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白鹿原》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就很失败。

“课文与原文相比,哪些地方删改得好?哪些地方删改得不好?哪些地方还可以再改动一下?”这是笔者对这篇课文教学设计的主问题,笔者希望学生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问。备课时,笔者预设了学生已知或未知的知识和经验,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却有许多动态生成的东西。比如,学生认为课文删掉了“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中“心中”一词不恰当,原文“性情明朗活泼”不必改为“性情开朗活泼”,“索利”这个词改得莫明其妙等,这些是笔者在备课时忽略的。在“发现”与“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课堂发言很踊跃。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以,面对权威的教材,我们是否也能在不疑之处有疑呢?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研读的过程中不断精彩地“发现”,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上一篇:浅议对《老王》教学内容的取舍 下一篇:浅论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