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应有“声”

时间:2022-08-15 08:08:18

诵读,是通向语文苑囿的一扇门户,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诵读。一代大儒曾国藩即酷爱诵读,认为“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出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字里行间的音韵美、节奏感等美妙处,不经过反复的诵读是难以体味的。因此,我们倡导有“声”的诵读理念,主张在一片叮咚跳脱声中进入语文的繁茂之所。

诵读的起点在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路标,是旗帜,要想让学生做到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自己得身先士卒,第一个做到。教师那或悦耳动听,或铿锵有力,饱含情感温度的声音,能很快地将文章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何其芳的《秋天》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诸如“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等诗句,足以醉人。教师在范读时,可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对比,展现诗歌情感的延绵起伏。通过教师的范读,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能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文本。因此,诵读对教师的要求,是树立以读为本的理念,并具备高超的诵读示范能力,让诵读声在语文课上响起来。

诵读的要诀是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任何诵读的机会,提升诵读技巧,以诵促读。对于自读课文,完全可以让学生选段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学会自己去感悟。如莫怀戚的《散步》,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母亲决定和孙儿一起走小路、“我”和妻子分别小心翼翼地背起母亲和儿子等片段,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爱与谦让,体会中年人的那种责任感。对于精读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片段,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细嚼慢咽”。如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在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紫藤萝花由稀落到拆掉、再到繁茂这些段落,让学生自己慢慢去感受作者睹物释怀后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训练时要注意诵读的技巧,提升诵读的质量。文体不同,诵读的要求便不同,议论文的诵读要求声音洪亮,刚劲有力;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文体的诵读,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诗歌的诵读则要抓住韵律与节奏的特点,通过充满激情的诵读,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除了不同文体要掌握不同的诵读要求外,把握停顿、语气等也相当重要,一个调子,一种语气,一种情感,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21个“也”字,这些“也”字,语气不尽相同,诵读时自然也要有所体现。

诵读必须有深度。许多教师训练学生诵读,往往过于注重诵读的形式,而忽略了诵读的载体——文本本身。其实,诵读更应关注文本内容,立足文本个性,形式与文本内容实现深层次融合的诵读才是好诵读。特别是枯燥的议论文的教学,只有巧妙地借助诵读这一桥梁,学生才能顺利地将教师理性的分析讲解,转化为感性的知识吸收接纳。如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以让学生先齐读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男女分组诵读“天时不如地利”一段和“地利不如人和”一段,反复地诵读后,学生更容易明白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对文章的内涵也有了更细致、更深入的理解,反过来,建立在对文本充分理解基础上的诵读,也获得了深度。

(作者单位:华容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有所为,有所不为 下一篇:只挂在墙上的“文化”太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