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

时间:2022-10-27 04:00:46

浅论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

摘 要: 农村节日体育文化能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更是切合“十二五”规划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分析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场地、资金、管理等问题,认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依靠政府支持,企业推动,高校与农村联动,共同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节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5-0059-03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1]5,开展农村节日体育文化活动,形成品牌效应,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也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文化强国”的重要理念。

一、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的意义

节日体育在我国农村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人胜节”或曰“七元”)郊外踏青、端阳龙舟、重阳登高、清明秋千等传统体育文化;有娱乐表演的各种球戏和技巧,如跑步、举重、嬉水、马术、射箭等夏季项目,还有冰嬉、滑雪等冬季项目。这些项目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并带来了一定的效应,促进了本地区旅游观光、民俗观赏的发展,形成了节日体育文化交相辉映、不断发展的新局面。如闻名全国的潍坊风筝节、东北大秧歌、河南的武术、安塞腰鼓、广州的龙舟和醒狮等。[2] 44-48不同节日的体育文化丰富灿烂,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不断繁衍生息,它体现了东方的智慧,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节日体育活动轻松活泼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组织方式,正与人们追求健身过程中的愉悦心情相吻合。娱乐性和趣味性极易唤起人们的参与意识,竞赛性和表演性极易激发人们的参与兴趣。通过节日体育文化的开展使间接体育人口转为直接体育人口、非体育人口成为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密度的增大,人际交往也会增加,从而培养参与者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增加了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了集体意识。由节日体育活动而形成的归属感、凝聚力和集体意识,能够进一步带动群众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持久开展。节日体育活动的日臻完善,向着科学化、健身化、大众化方向发展,为实现全面健身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增强人民体质不断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党的重要执政目标,节日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对于繁荣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节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1.农村节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受到场地、器材、资金不足的制约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的深入实施,国家体育总局决定2004年为“农村体育年”,提出了“全面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口号,在全国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得到加强。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拿出体育公益金6000多万元,以农村为重点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但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有关部门监督不到位,在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资金来源仍是一个难题。如何缓解资金问题带来的训练、宣传、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农村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受到场地、器材、天气等方面的限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逐步解决。场地问题是制约农村体育开展的因素,由于广大农村经济不发达,对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不重视,目前农村体育场馆设施的普及率比较低,人们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有难度。

2.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缺乏专业性指导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文明程度的提高,一些村、镇举行了篮球、拔河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体育活动,举办了诸如龙舟邀请赛、舞龙、舞狮比赛、风筝节等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农民体育文化生活的关心和支持。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民举办赛事多是一些随机性的,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缺乏相关的体育组织,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管理农村体育文化的相关政府机构对农民的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明显不足,主管体育的人员中,县、乡级单位缺少专职的农民体育工作人员,专业的体育人员从事该项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

农村体育文化要形成品牌,不但要有热情、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更要有专职的农村体育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工作。

3.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缺乏市场运作

目前,节日体育活动大多是在农民的余暇时间开展,是在特定的时间段里进行体育竞赛或者表演,节日结束或者农忙时节,活动或者训练就处于停滞状态。

在当前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交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农村市场也是一个大市场,对于一些企业的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借助农村节日体育文化使自己的产品深入农村市场,分享农村市场,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怎样去转变文化的传播方式,使企业文化深入农村市场,推动农村民间、民俗文化的建设,逐步使这些文化形成品牌效应反哺企业,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农村人口在我国占有较大比重,农村文化建设关乎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应得到发展和弘扬。

4.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播和宣传途径

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宣传是现代农村文明繁衍和生存的主要载体及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媒体忽视了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传播出现了空洞化、边缘化的倾向。在内容上,媒体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经常是以市民的标准来选择加工信息。媒体上充满了都市化的内容,而农民需要的信息和文化内容却少之又少,舆论的焦点聚集在非农村地区,对于农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宣传缺少关键的推动力。而对于农村节日体育活动的宣传也是局限于特定的时间段里,媒体对于农村节日体育活动缺少主动性,缺乏深度挖掘的理念,因此对于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报道也缺乏系统性,无法形成农村文化繁荣的有效局面。

三、农村节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的对策

1.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可缓解节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的资金来源紧张局面

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扶持力度比较高,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已经基本达到开展活动所需的器材、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社会上一些公益机构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健身器材的投放力度,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周边的乡村或者城中村,应将距离城市较远的乡村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除此以外,要加大企业与农村体育文化品牌的接轨,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离不开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之间的互动。[4] 24-28农村开展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以政府为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双赢为目的,加大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挖掘力度,借力于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技术和资金,对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进行支持。通过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达到宣传企业、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2.高校体育与农村体育相结合可缓解专业性人才不足局面

基层乡镇成立的文化指导站要与农村体育文化和农民健身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本地的体育骨干。同时,可以鼓励立足于当地的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投入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于节日体育活动的新需求,促成高校体育与农村体育接轨。

加强农村体育人才以及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解决品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人才问题是关键。引进专业性的人才,对开展的体育项目进行引导,才能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应引入市场机制

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要拓宽思路,将体育文化推向市场,让市场传播体育文化。旧的发展观念已经严重阻碍体育文化的发展。从市场到农村文化建设,从农村文化建设到反哺市场,加强文化内涵的建设是我们应主要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安塞腰鼓,或者是舞龙、舞狮,它们根据地方特色的建设,在社会上有了较大的知名度,推动了当地旅游业、手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富裕了当地的群众。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品牌效应增强了基层市场发展的后劲,繁荣了农村文化建设市场。

因此,农村体育文化的品牌建设要转变发展模式,规范管理,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巩固体育项目的生命力,挖掘、提升体育项目的品牌效应,强化市场与体育文化建设的接轨。

4.重视农村节日体育文化品牌建设的传播和宣传渠道

农村体育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文化也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作为思想宣传阵地和堡垒的媒体,应开辟专栏传播农村节日体育文化,使报道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使节日体育活动深入人心,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节日体育活动。同时可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展示大赛,加大宣传和推广,推动农村体育文化的品牌活动取得成效。

此外,有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出建议,开展示范对接,推动农村节日体育文化的建设;要发挥政府职能,按照面向农村、发动群众、加强指导、强化培训的工作思路,做好落实工作;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为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7-09.

[2]杨建设,李建国.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1) .

[3]梁华伟.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战略研究――兼论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J]. 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 2011(2).

[4]张红霞,牛小兵.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化发展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5).

上一篇:不疑处应有疑 下一篇:注重积累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