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摄影报道的多媒体融合

时间:2022-10-07 11:42:40

论新闻摄影报道的多媒体融合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让传统报业不得不积极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起步较晚的新闻摄影报道也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和喜悦。伴随着“网络一代”的成长,主要通过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受众数量在迅速减少,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夹击。例如在对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传统的纸质媒体很明显地败下阵来,它不仅落在了电视后面,也无法赶上网络,其中新闻摄影记者的静态图片报道也随着纸质媒体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纸媒体的命运就应该如此吗?新闻摄影何去何从?业内人士最近几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新闻摄影的多媒体发展趋势,已渐渐显露出它的勃勃生机。所谓新闻摄影的多媒体发展,也就是把音频、视频、图表和静态照片结合在一起运用,依靠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传播,逐渐成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对互联网的一个对策。在美国,这股风潮席卷全美报社,在国内,《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也开始了很好的试验,给新闻摄影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新闻摄影的多媒体发展和学术界近几年讨论的媒介融合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所谓媒介融合,研究较早的人大学者蔡雯认为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涉及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其中一个视角是从新闻采编技能融合角度来展开研究,注重“传播手段融合”。①所以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新闻摄影的媒介融合也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向前发展。②

新闻摄影采编技能与媒介融合

技术的变化和工具的革新,迅速推动了新闻摄影报道的采集方式,美国报业摄影记者的背包里除了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卫星电话,还添加了各种新式武器:录音笔、采访话筒,甚至高清摄像机,采访结束后他们还要运用复杂的软件,制作多媒体文件,他们要完成的不仅是纸质报刊的图片报道任务,还要对报纸网站上的内容进行刷新充实,这就是媒介融合中信息采集工具和传播手段的融合。媒介融合中的“信息采集融合”这一概念,指的就是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

“媒介”是指信息载体的介质,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报纸、电视、网络是媒介,数码照相机、手机、摄像机,甚至MP4也是。这些新型的传播工具,在新闻摄影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被媒体采用,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从伦敦地铁爆炸案到萨达姆被执行绞刑,再加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杀案,现场的目击者或者用手机拍下照片,或者用手机录下视频片段,在报纸显要位置刊登和在网站上传播,这些出自普通人之手的第一现场照片,虽然画面很不讲究,但是却真实地传达了现场气氛,弥补了专业记者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遗憾。专业媒体并不排斥这些图片和影像资料,相反,他们越来越重视普通读者提供的信息,一些网络媒体也提供专门的渠道,让读者上传照片和视频,在新闻学研究领域被称作“市民新闻”。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5月15日《南方周末》头版的大照片,非常有现场感,而这张照片的署名是:由当地灾民提供。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传播渠道的通畅,媒介融合中信息采集工具和传播手段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

传统的静态图片的采集工具越来越普及了,随着报业网站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新媒体工具进入摄影记者的背包,录音笔、DV摄像机已经被新闻摄影记者广泛使用。“纸媒体确实太单薄了!网络、论坛的重要性显示出来,非常有力量!下次换设备,我得全给大家配上高清摄像机!”这是一家报社图片总监发出的感慨。

这种报道形式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全新的技能要求,在美国一个全新的记者岗位――MO-JO应运而生。所谓MO-JO,是英文Mobile Journalist的简称,直译为“移动记者”。顾名思义,担任这一职务的记者在移动中对新闻事件进行图片拍摄和音视频采集,并可以使用手机等快速移动通信设备发稿,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当地报纸《罗阿诺克时报》(《The Roanoke Times》)就派出MO-JO,对事件进行多媒体采访和报道,以最快速度在其报纸网站上滚动播出了事件发生和进展的全过程。

可以说,MO-JO是当今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时代全能记者的典型代表。美国很多报纸的摄影部已经变成了影像采集部,摄影记者不仅要负责拍摄固定影像,而且必须学会拍摄活动影像素材,传统的摄影记者变成了今天的视频摄影师,乃至“视觉记者”。在国内,《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也开始了初步的转型,《东方早报》是国内第一家建立报社视觉中心,以文本系统和视觉系统并行运作的新创媒体。《南方都市报》2007年初也设立了视频记者的岗位,《南方都市报》的网络平台和奥一网是他们视频的主要平台。

新闻摄影传播形式与媒介融合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在今天的美国报纸网站上,除了文配图的传统报道形式,固定影像幻灯放映加现场音频、固定影像加活动音频的“有声幻灯”、现场静态图片加活动视频或独立的新闻录像片已经成为传播常态,传播形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媒介融合理论中所说的新闻表达融合,指的就是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有声幻灯片。有声幻灯片就是把静态图片加上现场声,或者记者的旁白,用相关电脑软件如Soundslides等编辑好幻灯片,这种展示方式对青年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已经成为美国各报社网站新闻摄影最主要的新媒体展示方式。这种展示方式和视频是非常相似的传播形态,但有声幻灯片则更倾向于一种视觉感,观者可以仔细阅读一张照片,从中获得更多的细节。应有的视觉瞬间再加上强烈的现场声,既具备了新闻摄影静止图片的独特魅力,也具有视频的视听兼备功能,一时成为当下平面媒体摄影记者转向的第一着力点。

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打开《东方早报》的网络版,进入“视频”频道就可以在线浏览这些作品,当你听到记者气喘吁吁的现场播报以及背景中一个妇女的哭喊时,你会产生单独看照片时所没有的感觉。

视频。视频报道是报纸网站最为流行的传播形式,视频的一般长度都很短小,它们并非是一些深度报道,主要是给读者带来一些现场的直观印象。但网站上的视频和电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网络来说,视频显得较为粗糙,因为很多事实可以在视频的基础上,围绕其以其他报道方式展开,而电视却完全靠的是画面和声音,要精致得多。

视频和有声幻灯片各有所长,至于采取何种方式,要看新闻事件的特点而定。当一个在地震中受灾的人重返自己家园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家里的受灾情况,观者最好同时和他到达现场,这种场面用视频就比较好,假如被采访的人不太爱说话,那么我们就倾向于拍摄照片而不是视频。《东方早报》网络版的“视频”频道是在汶川地震之后才建立起来的,虽是尝试,但却给国内的报纸网络版开了个好头。

博客。博客更是一种让新闻摄影记者迅速传播摄影作品的方式,在美国的大多平面媒体,一旦遇到突发新闻事件,他们首先派遣多媒体记者上前线,后方迅速搭建简单易用的博客平台,这样记者可以在前方便捷地上传他们在现场采集的声音、图片和视频资料,后方编辑整合他们的这些材料再在网站上编发,美国在线新闻网站msnbc利用博客对新奥尔良飓风展开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博客报道的方式可以体现出记者个人的存在,这正是读者感兴趣的,因此后方不断要求记者要多写他们自己的个人经历。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可以从新闻摄影记者的个人博客上了解第一信息。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的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但我们并不能及时在这份报纸上看到贺延光的照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大地震发生之后,贺延光第一时间就往灾区赶,他镜头下的震撼人心的瞬间,发表的第一渠道,这就是他自己的博客。一些普通人的博客也吸引了大批读者,他们在博客上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读者了解到更多关于灾区的故事。博客,成为专业或者业余新闻摄影人的传播轻骑兵。

“美国新闻摄影界在2007年度已经将工作思路和重点从平面媒体全面过渡到网络媒体。最极端的现实是《达拉斯晨报》,他们给摄影记者配备了索尼Z1U摄像机,只拍摄动态影像,随后使用抓图的方法捕捉高达16M的清晰图片,这些图片用于4~5栏宽的头版图片,而流媒体的视频文件被挂在报纸的网站上。有人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的工作模式,10年之内,新闻摄影师将只携带摄像机完成拍摄任务,而《达拉斯晨报》新媒体部门的负责人大卫里森更是宣称:视频可以拯救我们这个岌岌可危的行业,将摄影记者从媒体大规模的裁员中拯救出来,使用高清晰的视频截图,无疑是适应信息传播逐渐多媒体化这个现实的。”③

新闻摄影媒介融合的发展瓶颈与发展前景

和美国新闻摄影的全面转变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新闻摄影界发展的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观念问题,从大部分报社的发展策略来看,网络版在当下都不是重点,受到资金、体制的限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网络版的建设中,似乎还不是当下中国报纸迫切需要做的,报社对自己网站的开发仍处在萌芽时期。在很多报社负责人的思想里,他们更多地认为报纸网站更多地只是纸质版面的辅自我宣传手段,很多报社由于担心网络版完全刊登纸版内容会影响报纸的发行,而更多地将报纸网络版当成了报纸的摘要和索引。这样网站自身的多媒体特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那种综合各种形式,特别是利用音频和视频形式进行传播的现象还不普遍。

但仍有一些年轻的摄影记者也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多媒体尝试,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多媒体报道,但是却发现自己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的平台、没有传播的途径,这成了制约中国新闻摄影的多媒体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个更为特殊的原因,是中国报纸的网络版还面临着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挑战,他们以包罗万象的模式,似乎吞噬了整个网络媒体的市场,这是对报纸网站最大的威胁。

全能人才的缺乏,要具有提供全新多媒体产品的能力,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首先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因此,未来的记者应当远不止于能够进行文字和固定图片的采编工作,而应当是了解并掌握最前沿的网络技术、能够以任何一种新闻采集工具进行采访、可以对不同形态的新闻素材进行综合编辑和的新型职业人。新闻从业人员的在岗新技能培训成为一项重要的“未来工程”,让我们的记者和编辑逐步接受全新的新闻技能培训,以便胜任生产和创造用户需要的全新新闻信息产品的任务迫在眉睫。

未来的新的传播格局不是意味着新闻摄影的死亡,而是另外一种新生。“人们并不希望报纸就此消失,学者认为传统媒体也应该进入Web2.0时代,不要把自己看作封闭的信息提供者,而是要成为一个开放的,不仅仅提供信息,而且能够中转信息,为本地读者服务的一个互联网平台。这种更贴近本地读者,读者定位更加清晰的报纸网络版,将是中国报纸的未来,如果有这样的网站出现,我也不会仅仅依靠新浪、搜狐来获知新闻。”④

21世纪我们迎来的是一个视频的世界,多媒体的融合无疑是新闻传播业的未来,这是纸质媒体别无选择的选择,也是新闻摄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为2006年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项目新闻摄影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607009)

注释:

①蔡雯:《“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 《青年记者》,2007(1)。

②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人大新闻网站,2006年4月11日。

③任悦:《体验媒介融合》,《影响电子杂志》,2008(1)。

④黄文:《美国报业积极调整迎接电子化挑战》,http://huangwen.省略/post/5608/159512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教研室)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幻灭”与“永恒”的刹那 下一篇:中国画的“意象”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