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西乡土资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时间:2022-10-07 10:45:08

试论山西乡土资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

摘 要: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和开发乡土资源,使之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使之为历史教学服务。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教学;结合;实践创新;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资源中包括重要的一项,那就是乡土资源。

所谓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地区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

在这方面,我们的家乡山西可谓得天独厚。众所周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数不清的历史典故与传说,还有为数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遗存、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可以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无疑给我们历史教学以及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课程资源。

对学生来讲,由于地方史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他们自然会感兴趣,产生探寻的欲望。我们要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去感受和探索那无穷的魅力。

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重大的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运用乡土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典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到夏朝时,除了指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之外,还特别强调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我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同时进一步指出上古代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今天的临汾市也叫尧都,市内有纪念尧的庙宇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结论。在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指出这一时期统治时间最长,民族融合度最大的一个民族是在平城(今大同),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这一时期,先后在山西建立政权或活动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有羌族建立的后赵,鲜卑建立的西燕,氏族苻坚建立的前秦等,这些政权虽然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却不断地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这种民族融合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通过对这段史实的讲述,学生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山西是民族大融合的基地。再比如,在讲到文化史唐诗部分时,向学生介绍当时的山西诗人如雨后春笋,群星辉映。唐初的王绩、王勃、宋之问;盛唐的王之焕、卢纶、王翰、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晚唐的司空图、温庭筠等,他们或被称为“唐初四杰之一”,或享有“诗家才子”之美誉,山西诗人在文坛上放射的熠熠光辉,展示了三晋文坛的辉煌灿烂。在讲到元曲时,则提到位列“元曲四大家”的白朴、郑光祖等;再如元代杰出诗人元好问,明代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山等,在讲到近代新思想萌发时,提到我们山西籍的思想家徐继等。特别是值得大讲特讲的是当学到必修二经济历史当中的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重点讲述山西商人与山西票号。明末清初乃至民国初年,在当时商贸界、金融界的排行榜上,全国三大商帮排行依次为:晋商、徽商、湖商,全国的亿万富翁,排在最前面的十六大财东,都是山西人。晋商遍布全国,汇通天下。山西商人成为封建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足以自夸世界商人之列,难怪晋商被西方誉为“中国的威尼斯商人”。当然这些内容仅仅是山西地方史的沧海一粟。通过生动的地方史的讲述,使教材内容得到了有益的补充和延伸,丰富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到发生在家乡的重大历史事件,熟悉了家乡的历史,也增强了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事件、人物的掌握,让其初步了解了地方史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关系,更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开展以乡土资源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历史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它不但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景的欠缺,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乡土历史以其资源丰富和便于了解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中心地位。在三晋大地上,历史文化资源可谓得天独厚,种类多样,各具特色,为课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我校“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校本课程计划,我在课外教学实践中,在得到学校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利用“春游”“秋游”“野炊”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我们太原市附近有晋祠、崇善寺、窦大夫祠、五台山、晋商大院等名闻遐迩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学生对这些地方虽不陌生,但在他们头脑中对有关的历史知识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甚至是模糊和错误的。因而通过组织参观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晋祠的起源、规模、布局及其历史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碑刻等,使学生对历史古迹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讲坛”活动,推动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得到交流、提高。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乡土史调查、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在参观了常家庄园后,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下了活动后的体会:“常家庄园是晋商大院的一个代表,是晋商精神的缩影,从中我体会到了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他们自强不息,不畏艰辛,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和勤俭持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我们新一代山西人迫切需要的精神和动力,只有这样,我们山西经济才能腾飞,重现往日的辉煌。”

三、利用信息网络,丰富学生的乡土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从网上浏览,下载乡土历史资料和图片,在网上与同学、老师和博物馆、文物局的专家、工作人员交流,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乡土资源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宝贵的资源,还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帮手。这方面资料的恰当运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政治思想觉悟,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十三中)

上一篇:中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浅谈 下一篇: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