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谈

时间:2022-10-07 10:44: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谈

【摘要】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外包领域存在着服务安全性、外包服务商水平差异显著以及监管等诸多问题。文章正是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

随着我国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大,人力资源外包开始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数量不少的专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从而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可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分析

(一)外包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

对企业来说,必不可少存在着各种商业机密,而且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企业和外包公司的信息交流开始频繁。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整体不够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一些外包企业包括猎头公司的商业运作无章可循,因此这就很容易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在外包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非常显著,外包单位向企业提供的信息存在着不真实,这就让企业很难做出更加科学的外包决策。而随着外包单位和企业合作的深入,外包机构或多或少会掌握企业的商业机密,这就导致企业难以重新筛选其他服务商,企业的自被剥夺。而且外包商可能和竞争企业进行合作,分享企业信息,泄露企业的相关福利、薪酬等敏感信息,这容易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优势被削弱。

(二)外包单位的服务水平差异显著

由于人力资源外包这个领域的入门门槛相对较低,在国内市场中曾经一度出现了诸多猎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等。可是这些管理机构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既包括了顶级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供应商,同时也包含着数量众多的资质差的外包服务商。这些服务商无论是从内部的流程管理还是外包服务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缺陷,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也就是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筛选合格的外包服务商,容易产生相应的管理风险和管理成本。另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只能够初步了解外包商的能力,而外包商的真实能力却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被发现,所以一旦发现外包商不合格,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损失。

(三)投入的外包成本不低

现在很多企业人力资源加大外包合作力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节省一些技术性的投资成本,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可是在具体的运行中,企业人力资源的外包只能够进行初级的外包,也就是将企业生产一线上的员工进行外包,而对核心员工的外包而言,往往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因为对外包企业来说,很难在短时间里了解到一个企业的关键技术,那么也很难培养出相应的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想要外包企业能够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人员,那么就需要外包单位的顾问常驻企业,此时产生的费用就会相对较多,另外还需要考察这些顾问自身的可靠度和可信度。除非是选择一些行业非常知名的外包服务商进行合作,此时同样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四)企业对外包过程的监督很难把控

在外包过程中,企业对外包服务商的具体行为很难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以及控制。人类资源外包活动目前主要是建立在企业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契约关系,外包商和企业之间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各具相应的法人实体,和需求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为委托关系,在行政管理上并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对企业来说,就需要合理设定相应的外包合同。如果外包合同涉及到的监管内容非常严格,那么就会容易造成双方合作的信任度出现下降,甚至会导致外包商存在违背职业道德的相关行为。但是如果监管过于松懈,那么就会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对外包的管理变得更加被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的相关建议分析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秩序极为关键,而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对外包过程进行规范,并对企业和外包商双方的权利及义务进行明确,这样才有助于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风险。对此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有关行业协会进行通力合作,就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领域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外包商以及员工三方的权力义务进行明确,并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这个新兴的产业提供规范的法律保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人力资源外包市场上所存在的混乱现状,并有效地促进外包服务商自身信誉和品牌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外包市场。这些法律法规需要对外包服务商的市场准入资质、信誉累计以及合同、商业机密维护以及双方争议仲裁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行明确细化,提升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

(二)明确市场指导价格

当前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提供的价格基本上都是自行定价,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是否引入外包,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价格。对当前市场价格来说,有的存在恶意低价,有的则是乱喊高价,这导致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变得更加困难。对此要从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由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外包价格指导,同时还需要为外包服务商构建信用体系,提升服务商自身的行业自律水平。

(三)转变观念,科学认识人力资源外包

由于一些高端的人力资源外包不仅成本高,同时也很难达到实际的效果。所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核心职能,然后将企业的非核心职能进行外包,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而非核心的外包模式也能够有效地降低自身的外包成本。不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这种方式也不能够保障完全成功。因为有的企业对外包的期望相对较高,另外对外包活动的目标也不能够准确认识,选择的外包企业自身能力相对较差等,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对外包观念进行科学认识,在开展外包工作中,一定要紧密联系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与企业有一定关联度的外包服务商,才能够提升外包服务的成功率。

(四)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后,并不意味着取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此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变得更加重要。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之后,此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管理体系的建设,优化自身的管理职能,让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从之前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进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制定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自身的管理体系建设,并为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重要的专业支持,切实做好自身的参谋、激励、咨询工作,而这些也就是在人力资源被外包之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新定位方向。

(五)注重沟通协调完善监管机制

企业相关的部门大多习惯了传统的由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从事相关的活动,当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后,很多部门开展活动时就会存在着显著的不适应性,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会存在着不默契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借助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中间沟通桥梁作用,促进企业内部部门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商。尤其是企业在实施外包服务之前,就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疑问或者顾虑,注重和企业员工之间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内部员工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外包工作,并促进外包服务商能够尽快融入至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进而为企业的高效运行、推动外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人力资源外包的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外包服务商和企业之间的信息通畅,同时还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和外包服务商能够通过协商和沟通,构建一个双方都能够认可的定期报告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信息的反馈和沟通,并明确不合格绩效的处罚措施。企业需要及时且认真地听取员工的建议以及意见,要注重提升服务的质量以及满意度。另外赋予企业内部员工这样的权利,也有利于起到监督效果,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为了防范信息安全,还需要构建完善信息监控体系,从而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是一种有效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重要途径。当然对企业来说,选择合格的外包服务商极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合作,完善相互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信息安全,就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水平,进而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星,王永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和控制[J].时代金融,2014,(3).

[2]冯宪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3).

作者简介:张然(1978-),女,山东文登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方向)。

上一篇: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和风险管理探微 下一篇:福建亚热带水果频现丰产不丰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