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7 09:40:38

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有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世纪大学教育的较高要求。创造性思维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不拘一格。它广泛渗透在各种理论思维与实践活动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中也要不断地融入创造性思雏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也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改革;创造能力:途径

一、关于创造教育及现状

美国学者伊顿指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最高经济利益,将主要取决于我们同胞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于我们的自然资源。”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提高、新课程的改革也在进行。创造性教育首先需要有一个创造性环境,实施高校的创造性教学,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而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变革。实际上,也只有教学观念发生了变革,才能导致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教师必须彻底摒除以前片面追求学生的升学率,只为学生考高分而进行教学手段和方法,而应转向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力度,加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此外创造型教师的缺乏也是缺乏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什么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有创造思维的学生呢?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培养创造型的教师,因此在实践中教师的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要革新。

二、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教学激发并张扬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它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效果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学生在课堂的的学习态度上从消极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的一系列的活动中。其次从学生的课堂行动上,以前学生上课漫不经心,作业不认真,更有甚者上课时课本都不带,目前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使学生不但能够学好教材的知识,而且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对教材中没有更深一步解释的知识点能够从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积极地自行解决问题。最后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提高上,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创造性教学的鼓励下,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实施中的途径

(一)创设思维层次,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高校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缜密设计出创新思维层次的教学,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观察、联想、转化、以求异思维为侧重点,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强化知识间相互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创新思维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观看影片的观后感或小组讨论等,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强化创新意识的引导和创新潜能的开发。教师再加以总结和概括,最后让学生得到合理的结论。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应用到我们实践生活中。

(三)强化教师的楷模作用,以教师创新为领导

在高校教学中,最基本的实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大学生通常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特别善于摹仿周围的一切事物,而和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便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因此如果教师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那么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会使他的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学习并创新。古语云: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楷模作用尤其重要。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创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也会丰富多彩。这样在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带领下,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许多同学回答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这就是高校教师榜样作用所在。

(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创新思维

多媒体手段自从进入到我们教学中,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优点使得学生顺利地快捷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些多媒体手段在以下方面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1.提前布置任务

教师在上课之前,通常先用投影仪将今天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如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等)展示出来。而这些内容,如果仅仅靠语言的描述,显然是苍白无力的,有了画面就直观、明了,易懂,任务明确,且层次清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辅助讲解

当需要讲解一些必要的操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展示若干个课件,操作方便,使一系列的操作过程清楚明白的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了操作过程和基本概念。

3.交流讨论

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将影片的的画面的呈现后,学生们可以提出不同见解或就影片的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各抒己见,从而达到交流探讨的目的。有的高校中也率先采用电脑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以最大的程度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高校中不论什么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我们就能克服过去传统教学中高分低能的高才生。我国目前的创造力开发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不能不说明与我国的素质教育有关。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质上是科技知识、创新及其转化能力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人才数量、质量及人才创造能力的差距,因此培养创造型思维的人才成为了当今高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上一篇:中国云南省第三届濒危语言遗产保护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