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政策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7 08:41:05

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政策影响分析

摘 要:由于大学生对创业相关信息、技能和知识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对创业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缺乏创业意愿。因此,要达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目的,高校和政府首先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培训和信息。尽管政府提供了扶持创业的政策,然而对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致使大学生无法有效地利用政策便利以促进创业,这类政策对创业的促进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意愿;创业扶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040-02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进一步了解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是否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积极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如何。此外,本文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是否应该,以及能够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技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1 调研设计

1.1 被调研者和调研步骤设计

本研究对260名上外贤达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两份量表(表1、表2)和两道补充问题在内的共15个问题。这两份量表分别对大学生具有创业意识的强弱,以及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了测量。260名在校大学生被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控制组,B为测试组。其中有效问卷为126份。

对于量表1中叙述的程度如何,在1~7的量尺中标示回答: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

量表2中,根据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方面感兴趣的程度,在1~7的量尺中标示回答:1代表完全不感兴趣,7代表非常希望了解。

1.2 量表分值计算方法

量表1中的1~6题的计分与被调研者所选数字相同;其中7、8两题的计分正好相反,选择“1”对应7分,“2”对应6分,以此类推,“7”则对应1分。量表2中1~7的数字选项与其所得的分值相同。在量表2的基础上问卷中还设有补充题一“您了解上述的哪些政策?”目的是为了获得被调研者了解这类政策的程度和所持的态度。在5种政策中,根据了解政策种类的多少计分,了解一种计一分,最高5分,最低0分。补充题二“请写出上述政策对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作用最大的三项政策。”目的是以大学生的视角来看哪些政策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较大影响。

1.3 预期结果和调研假设

首先,调研期望获得A组中量表1的分值,该分值的大小意味着在没有任何外在干预的情况下,A组被调研者所具有的创业意愿的大小。其次,调研希望通过量表2获知A组和B组被调研的大学生对目前我国政府对创业的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的了解情况如何。量表2的得分高意味着这些被调研的大学生对创业相关政策是有所了解的。

研究提出了两个假设。假设一,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具有较高兴趣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也较高。如果A组和B组中量表2分值较高的人在量表1中也具有较高分值,则证明假设一成立。假设二,增加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政策的了解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通过向被调研者介绍量表2中所列的政府创业相关政策,使被调研者对这些政策的了解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能够增强其创业意愿。该假设可以通过调研两个方面的结果进行验证。第一,在A组调研者中,在补充问题一中得到的分数越高则说明该被调研者对创业政策越是了解。因此,如果这些被调研者在量表1中的分数也相应较高,则验证了假设二。第二,如果该假设成立,那么B组在量表1中的得分和补充问题一中的得分会相应的比A组在这些题目中的得分高。假设二的成立可以从侧面证明了如果政府和学校能够加强对于创业利好信息的宣传和介绍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对创业扶持政策的兴趣与就业意愿情况

A组被调研者在量表1中的平均分值为30.56分,低于中值32分(8~56分),说明这些大学生被调研者的创业意愿并不高。其中分值低于15分的被调研者有17人,占总合格问卷的14%左右。通过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A组和B组在量表1和量表2中所获得的分值进行Person相关双尾T检验。根据表3得知,两组中被调研者在量表1和量表2中的分值高度相关,从而验证了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具有较高兴趣的大学生,其创业意愿也较高的这一假设。当然,也可能存在没有创业意愿但却对创业扶持政策感兴趣的个别个体,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上述两个变量呈现较为显著的相关。

2.2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效果

A组在补充问题一中得到的平均分数仅为0.83,这与A组在量表2中的分数32(超过均值24)形成较大反差。这意味着,虽然大多数被调研的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兴趣,但他们对这些政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可见创业扶持政策,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表4显示了创业意愿与创业政策了解程度的相关性较强,从而验证了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此外,A组量表1的平均分值30.56明显低于B组被调研者在量表1中35.11的得分。该结果验证了加强大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了解能够增强其创业意愿的这一假设。

通过上述调研和数据分析得知,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自身缺乏创业意愿,因而也没有主动获取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内在动力。这也证实了被调研的大学生对这些政策处于茫然不知的状态。当被告知创业扶持政策的相关信息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能够提高这些政策的效果,加大对大学生群体的宣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被调研者对附加问题二的回答多集中于资金扶持政策,降低注册资金需求和税收优惠政这三项。可见资金短缺是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最困难,也是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对创业困难的认知还局限于资金不足这一问题,对于创业能力培训和项目的设计和选择关注度不足,而这两方面也是创业成功必须要克服的难题。

3 大学生创业意愿薄弱的原因及对策

3.1 缺乏创业信心

被调研者在量表1中第2~4题的分值普遍不高,平均得分为2.5,3.1和2.8。由此可见,这些大学生被调研者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获取创业的信息,如何为自主创业而积累工作经验,以及如何学习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创业意愿薄弱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如何创业的基本信息,大学生需要的是一个系统且全面的创业指导,且只有让大学生知道创业是怎么进行的,才能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改变对创业茫然无措的状态,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和意愿。

3.2 对创业风险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

针对量表1中第7和8题,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创业成功与否的担忧,甚至是悲观态度。也有较多大学生被调研者不愿面对创业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对困难和风险的惧怕阻碍了他们的创业意愿。这些大学生无法承受创业带来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因此创业意愿自然也不会高。

3.3 高校对培养创业意愿和能力作用的缺失

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可以分为兼职创业、休学创业和毕业后创业。前两种模式下,大学生往往会承受来自周围环境较大的压力。虽然兼职创业和休学创业对大学生产生的压力较大,且由于大学生自身能力技能的不足而成功率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创业模式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为其日后对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种类等提供了指引。另外,如果高校能够对大学生兼职创业和休学创业提供配套的政策,则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创业压力。这些促进在校大学生的政策可被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常考勤的优待政策。高校对那些忙于创业而忽略课堂出勤的学生适度的提供“假期”,学生创业者以创业实绩来抵消课堂缺勤,甚至获取学分。第二类是创业咨询类政策。高校可以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高校可以利用其优势资源对大学生创业者在企业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咨询帮助。或由学校出面邀请社会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讲座和指导。第三类为就业服务政策。学校为那些在兼职创业或休学创业失败后选择终止创业转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的毕业大学生开具创业成就证明,增加其就业资本,以利其就业。然而,目前很少有高校采取上述三类政策,致使大学生往往因为压力过大而失去创业意愿。

参考文献:

[1] 车娜克,高佳佳.大学生创业难问题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5):76-77.

[2] 陈瑜.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124-125.

[3] 王吉.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58-259.

上一篇:构建团队灵魂——打造个性化团队文化 下一篇: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有效管理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