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遇见生活与自我

时间:2022-10-07 08:26:37

咖啡馆遇见生活与自我

“一便士大学”

在咖啡“社会大学”,人们在咖啡馆接受知识洗礼和思维的碰撞,收获的价值远高于一便士。

1475年,麦加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馆,名字叫做“Kaveh Kanes”。尽管最初是出于一种宗教目的,但很快这里就成了下棋、闲聊、唱歌、跳舞和欣赏音乐的中心。且阿拉伯人从不独享一杯咖啡,他们常说:“咖啡是我们的黄金,在任何用咖啡招待客人的地方,我们都会交到最高贵的、最宽容的朋友。”

而欧洲大陆第一家咖啡馆直到17世纪才在英国出现。1650年,犹太商人雅各布在牛津大学街开设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雅各布咖啡馆。两年之后,伦敦才出现首家咖啡馆,是由一个叫罗西的希腊人开设,并以店主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咖啡馆。为了招揽生意,“罗西咖啡馆”以“咖啡的好处”为题张贴和散发广告,宣传咖啡不仅能够提神醒脑,而且具有暖胃,治疗痛风,助孕等多种保健医疗功效。而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咖啡宣传单。

咖啡在欧洲的流行,实际上也是商品贸易繁荣的直接产物。当时,欧洲国家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已非常频繁,成吨的咖啡豆被源源不断地运送至欧洲各大港。而咖啡这种新颖的饮料直到1680年还被一部分英国人视为“极端无用,因为它既不能滋养身体,又不能使人堕落”,甚至被讥讽为“混合了煤灰和臭鞋味道的黑汤”。

随着喝咖啡的饮食习惯日益兴盛,咖啡馆也就自然而然的兴起了。当然,咖啡馆的风行还有其他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酒馆的没落进一步加速了咖啡馆的崛起。老酒馆气息恹恹,光线阴暗,肮脏破旧,乌烟瘴气的衰败气氛,早已让顾客心生厌倦。咖啡馆却截然不同,店堂里大多立着书架,挂着图片或照片,桌椅舒适,地板整洁,墙上柱上挂着镜子,家具大多古朴考究,处处透露出浓厚的人文情调。于是,咖啡馆取代酒馆,成为欧洲人茶余饭后的休闲新去处。

消费水平不高是咖啡馆兴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咖啡馆还赢得了“一便士大学”的美誉。这个有趣的称呼除了意指当时的咖啡馆一杯咖啡平均才花费大约一便士价钱外,更关键的意义在于,人们在此小饮一杯所得到的知识上的收获,价值却远远高于一便士。在这所“社会大学”里,一个人可以与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的人士相接触,分享他们带来的各地最新鲜的消息,交流最时髦的思想。咖啡馆成了一个可以高谈阔论、浅吟低唱,可以放纵行止、个性张扬的地方。人们在咖啡馆里接受的知识洗礼和思维的碰撞,真可谓是“馆中一天坐,胜读十年书”。

1700年左右,仅在伦敦一城之地就有近3000家咖啡馆,咖啡馆遍布伦敦的大街小巷。而在欧洲大陆,咖啡馆也很快风行起来。以法国为例,在第一次出现咖啡馆的1672年,仅巴黎就拥有将近400多家咖啡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咖啡馆的数量更是高达惊人的50多万个。

数百年的咖啡文化浸润,使得咖啡融入了欧洲人的“身体基因”,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至于今天英国人的办公间都随处可见“no coffee no work”的标语,无咖啡,不成活。

咖啡馆精神

开放包容,平等自由是咖啡馆不变的精神传承,也是文人艺术家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咖啡馆舒适悠闲的环境和自由随性的风气,吸引着众多才华横溢的人在此驻足。这个“国际文化文本交流的网络节点”影响着文化、政治、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得益于这块略显狭小而又喧闹的空间。而由此衍生出的咖啡馆文化也成为了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传承。

说到咖啡馆文化,就不得不提法国咖啡馆。无论是莫奈、高更、梵高等印象派名家流连过的蒙马特区咖啡馆,还是海明威、萨特、贝克特等作家哲人经常惠顾的拉丁区咖啡馆,无不都透露着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那些著名的“咖啡馆作家”更是宣称自己的终身职业首先是咖啡馆常客,其次才是作家,去咖啡馆并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

其中,巴黎左岸的丁香园咖啡馆更是因海明威而名扬四海。当年还未成名的海明威来到巴黎,寻找突破自己的写作灵感。丁香园咖啡馆成了他经常喝咖啡构思作品的地方,在那里,他才遇见了他的良师益友诗人庞德和美国女作家斯坦因,成就了他日后的长篇名著―《太阳照常升起》。如今,丁香园咖啡馆依然保留着海明威当年坐过的椅子,连他的头像都出现在了咖啡馆的菜单上,并且菜单上会特别推荐海明威当年点过的菜。

除了海明威,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是在咖啡馆里创作了名著《国富论》的大部分篇章。这家咖啡馆是当时苏格兰知识分子一个流行的会晤场所,亚当・斯密曾在这里把最初的书稿拿给这些人传看讨论。另一位科学界的泰斗伊萨克?牛顿爵士也是因为听了几名科学家在咖啡馆中的争论,才促使自己写出了现代科学的奠基性著作之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荒谬如波德莱尔者,经常在咖啡馆中似醉非醉地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那些如梦呓般的只言片语汇聚成了他的不朽之作《恶之花》。而英国的国宝作家J.K.罗琳,早年穷困潦倒之时,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于是时常到附近的咖啡馆,带上一杯咖啡的钱,把一个个故事情节写在小卡片上,创作了日后风靡全球了奇幻童话巨作―《哈利?波特》。

现代报业也与咖啡馆联系紧密。由著名的英国文学批评家德莱顿主持的威尔咖啡馆的咖啡聚会,确立了从威尔咖啡馆一直传播到文学界的文学鉴赏标准。而咖啡馆内的自由辩论,则是早期的中产阶级媒体如《清淡》、《旁观》、《卫报》的基地,咖啡馆中幽默活泼的话语幻化成了编辑笔下流光溢彩的文字。

生活在别处

咖啡馆拓宽了人生维度,在这里能体会到一种思辨的、自我的、内在的高尚生活享受。

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认为: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场合,一种哲学理念。当今社会,社交方式多种多样,但咖啡馆无疑是众多社交方式中最有文化内涵的。泡在咖啡馆,听着舒缓的音乐,喝着美味的咖啡,沐浴着窗外明媚的阳光,一边工作一边休闲,无不是人生一种惬意的精神享受。

同时,志趣相投的人们也可以在咖啡馆彼此相聚相识,构建自己的圈子。他们在这里结交朋友、举办沙龙、谈论生活、交流思想,生活的维度不断扩展,咖啡馆成了他们的“第三空间”。

闲暇之余,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可以举行一些相关活动来交流互动,提升社交圈的活跃度。爱好摄影者可以一起来欣赏和评论朋友们摄影作品;电影音乐发烧友可以畅谈自己对某部作品独特见解;甚至科普技术宅们也可以在咖啡馆里谈论着宇宙起源的“奇点”和夸克的微观世界。咖啡馆的社交生活从柴米油盐一下子被拉到了一个“形而上”的自由浪漫世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主题咖啡馆则形成了更加细化的一个社交圈子。比如像烟袋斜街的“咖啡沙龙”咖啡馆,爱好咖啡的人会常常举行“品豆会”,带上国外精品咖啡豆一同烘培和啜饮。五道口的“盒子”咖啡馆,以放映低成本的独立电影知名,为艺术电影影迷建造一座私享乐园。还有现在流行的猫咪咖啡馆,在围观萌猫的同时,也为爱猫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养猫经验的平台。这种小众、私密的社交文化,让这个社交圈的粘度更强。

当然,咖啡馆的社交不仅仅局限于小众或者文艺的范围,它可以有人间烟火,也可以充满人情味儿。它可以成为商业谈判地点,也可以谈谈情跳跳舞,也可以只闲聊,话家常,侃八卦。关键不在于社交内容,而在于咖啡馆所特有的气场,它让身处其中的人不自觉的松弛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交的愉悦之中。

如今,网络社交平台大行其道,但是咖啡馆却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17世纪包容开放,自由平等的咖啡馆精神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得以发扬光大。它们允许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大家在这里相会、讨论和分享信息,建立新的联系,激发新的思想。这种谈话可能完全是虚拟的,但是它们却有给现实世界带来改变的巨大潜能。而这也是咖啡馆社交精神的独特所在。

上一篇:试论职务分析理论下的高职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 下一篇:磨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整体构建卓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