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东调的音乐特征

时间:2022-10-07 08:18:16

浅谈豫东调的音乐特征

摘 要 豫东调,是流行于以商丘为中心的一个豫剧支派,为豫剧唱腔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本文通过对豫东调的形成渊源、唱腔特点及其现状与发展等方面,对豫东调的唱腔类型、男女演员唱腔特点的异同、豫东调的现实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豫东调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豫东调 形成渊源 唱腔特点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7.12 文献标识码:A

豫东调是河南豫剧中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是豫剧唱腔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豫东调音乐高亢、明朗、坚实、粗犷,其演唱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朴实、真切感人。

1豫东调的形成渊源

关于豫东调的起源,民间有两种说法:

(1)第一种说法是:蒋扎子在南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中开科授徒。数十年间,蒋扎子培训了大量的梆子戏演员。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尽成,蒋扎子带领的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蒋门班弟子便向四周流浪并发展梆子戏,艺人相传至商丘一带,形成豫东调。但是上述说法得不到证据的支持,豫东调之蒋门班何时传入商丘一带,并没有文字可考。

(2)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境内的梆子在乾隆年间流入商丘,受当地语言、民风俗,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高调”――豫剧豫东调。从艺术特点上来说,只有豫东调和山东梆子在所有的豫剧流派中最为接近,剧目多相类似,早期是以红脸和黑脸戏为主。从产生年代上说,高调老班“五福班”是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科班中最早的,是由李瀚林在明朝万历皇帝登基以前创办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清代翰林姚密组建巨野大姚班,成立于乾隆二十五年,至今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商丘一代和鲁西南交往的密切程度远远大于和开封的交往,从这一地理位置上来说,山东境内的高调梆子的流入商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2豫东调的唱腔特点

豫东调典型的唱法一般是用真声吐字,假嗓拖腔,真假嗓结合演唱。如须生唱腔中的“老少配”唱法,既旋律在“上五音”(sol、la、si、高音do、re)游移,本嗓吐字假嗓行腔,真假嗓混合,音色对比鲜明。

豫东调慢板演唱时经常有“磨花腔”的唱技,如大花腔、二版(既慢板)花腔、流水花腔等。大花腔、二板花腔都为旦角唱腔,是在慢板基础上装饰扩展而成;流水花腔是在流水板的基础上加花腔装饰发展而成。它们拖腔时都有较多的“哪、呀、呼、咳”等虚词,曲调华丽跳荡、欢快活泼、优美抒情。

现一般把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统称为豫东调,它的基本特点是用徵调式。徵调式的主音是“5”音,唱腔中主要强调“5”音,也常以“5”音为终止音,在豫东调的旋律进行中,还有许多以“5”音为中心的常用音调。豫东调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东调声腔旋律受豫东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影响,音调大多是比较长且徐,曲调进行的旋律线是5、 6 、2 、7、 6、 2、 4 、5 ,其中曲调进行的骨干音是由4 、5、 6 、7 、1 五音组成。由于豫东调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南、北曲的交融地带,因此,豫东调深受南曲影响具有柔婉的风格,受北曲影响而具有激昂奔放的特色,同时也呈现出男生唱腔高亢激越,女生唱腔华丽俊俏,具有奔放、明朗又不失柔媚的性格特点。

3豫东调的现状及其发展

相对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戏剧低俗时期而言,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逐渐重视,投资逐步增加,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增强,所以,剧团的环境和收入有所改观。

近年来,商丘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事业关注程度提高,投入增加使该市戏剧事业成发展势头。作为商丘地方剧种的豫东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电台、电视台戏剧栏目的开播对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艺术院校为豫东调戏剧艺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商丘及周边地区活跃着一批豫东调的爱好者,他们经常定期不定期的聚在一起,或自娱自乐的演唱豫东调,或策划活动,或自己组织戏曲演唱会,或做义务宣传等,这些都对豫东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持和推动作用。

现在的豫东调不仅融汇了豫剧其他流派的唱腔,而且在唱腔和伴奏乐器上,甚至演唱方法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女演员的唱腔,有的甚至还运用了现代的、新的发声方法。虽然这种改革和融合使豫剧音乐艺术得到了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拥有了一大批豫剧爱好者,传播的地区更加广泛,但同时也丢弃了传统豫东调中的一些原始的艺术精髓。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Z].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 周贻白.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戏曲考源[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 常静之.论梆子腔[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6] 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上一篇: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下一篇:浅析奈达核心句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