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0-07 08:14:19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该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过程监管等多个方面,对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并在实验教学中反复实践,找出了一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529-03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不足:

1)实验教材与学生专业结合不紧密,实验内容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实验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没有联系,与实际案例相差甚远,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教学内容没有层次,没有因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分不同难度层次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课程缺乏系统性,实验内容仅仅停留在验证教师所讲知识点的层面上。知识单元讲完后,没有设计相关知识的小型单元性实验。整个课程结束时,也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综合实验。另外,学生平时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还存在着一段距离,实验课程没有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2)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课程枯燥无趣。

大部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都是学生独自上机练习教师上课所讲例题或做课后作业,有问题教师指导。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枯燥无趣。少数同学在实验课上玩游戏上网的现象时有发生。

3)实验过程缺乏监管,抄袭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有些学生不认真完成实验,直接将其他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就上交了;还有同学利用网络,抄袭相似的实验内容。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实验结果的评价带来了难度。

4)实验结果评价体系很不完善,还没有完整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案。

大部分教师只看实验结果,而忽略学生的实验过程。存在着考核方案不完整,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

2 提高实验教学的对策与方法

1)精选或自编实验教材,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和学生专业紧密结合,实验内容体现出基本验证型实验、单元设计型实验和综合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实验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或者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选取实验案例时,选取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应用的案例和学生在专业中能够使用的案例,突出实验内容的实际应用性和趣味性。同时,实验内容还要分基本验证型实验、单元设计型实验和综合研究型实验三个层次。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用来验证或巩固教师所讲知识,是实验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单元设计型实验主要将多个知识点、一个知识单元(可以是一章,也可以是多章)的内容综合起来,设计一个涉及多个知识点、同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验,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基本验证型实验之后进一步实验的内容,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架起了一座桥梁;综合研究型实验是学完某一门课程后,设计的一些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工作中、生产中的实际需求的实验,学生可以用该门课所学知识或以前所学的知识去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查阅资料、文献去攻克难题。这样的实验,可以提高同学们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同时为以后走向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实验比较难,可以分小组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分不同的任务去完成整个实验。

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的《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中,医学专业的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的选取可以分为如下所示的三个层次:

①基本验证型实验

当介绍标签、文本框控件时,安排简单的验证型实验,使学生掌握简单控件的实验方法。例如:使用文本框控件显示医生的ID号、姓名、职称。

②单元设计型实验

在学完“窗体”这一章后,要求同学们为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窗体界面,实现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并且可以显示表或查询中的数据。

下面的图2是学生做的药品信息的显示界面:

③综合研究型实验

在学完《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以后,要求学生分组自选题目完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分析数据库实现的主要功能,设计数据库中的表,并建立表之间的联系。根据要实现的功能为数据库添加查询、窗体界面,添加报表,部分要实现的功能可以用宏或模块实现。要求:界面美观,基本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能够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学生可以自选题目,也可以参考教师给定的题目。比如:宿舍管理系统,图书馆里系统,护士站管理系统、中成药数据库、门诊挂号系统等。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遇到问题举一反三、不断深入,化不知为已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基本验证型实验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每学完一个知识单元,就可以完成项目中的相关部分。这种方法可以用在综合设计型实验中。对于研究探索型实验,可以采用小组汇报式的教学方法,分小组完成不同的实验,实验完成后,各小组汇报完成实验的情况。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也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师生展开讨论,以找到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利用BB网络平台,将实验课堂扩张到课外,大家可以随时有问题,随时问题到BB平台,由值班老师或在线师生共同出谋划策,随时解决。

3)加强实验过程监管。

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分类,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监管实验过程。基本验证型实验,不用分组,每个同学必须都要完成,要求当堂交作业,同时还采用随时提问,随时抽查的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抽查的更频繁一些;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探索型实验采用小组汇报形式,每个小组每位同学的实验内容由其自己汇报,同时老师和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这样,就使得学生有压力,能够认真完成实验。

4)制定完整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

分组完成的实验,由于每个小组所选实验题目不同,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我们编写了《综合实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对实验给出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再根据每一个同学所做的工作,对该同学进行评分。每学期课程结束时,还对同一课程的优秀实验作品进行奖励。

5)建立实验案例库,将优秀学生自选的实验课题转化为实验案例。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求每届学生都要完成自选题目的大型综合项目。并将优秀学生项目加入到实验案例库中,并作为范例展示给下届同学。这样,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料,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3 结束语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实验教学能真正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10年、2011年,学生的优秀作品进入全国计算机文科大赛决赛,并获得可喜的成绩。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 王珍.浅谈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10):1278-1279.

[2] 牟连佳,梁皎,李丕显,等.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01):94-98.

[3] 冯博琴,顾刚,赵英良.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6(11): 4-6,14.

[4] 傅向华,王志强,李延红,等.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9):64-66.

上一篇:迭代最近点算法研究 下一篇:潜航员付文韬:“蛟龙骑士”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