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IA技术的学生服务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时间:2022-05-30 10:43:11

基于RIA技术的学生服务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纵观近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还主要集中在教务及教学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高校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中。该文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RIA技术的学生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寝室通知管理、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贵重物品登记服务等。该平台可减轻学校后勤人员、宿舍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效率,并可被各高校采用,成为高校信息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RIA;学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419-04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日益增多,原先的手工服务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如今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针对这一现状,在此提出实施无纸化的学生服务办法,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寝室通知管理、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贵重物品登记服务等功能,提高在校职工的工作效率及学生的生活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促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该平台致力于以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大学生经常遇到的日常生活问题(如寝室设备报修、预定桶装水、贵重物品出入登记等等),改善学生的生活效率。

1 现有业务分析

1.1 寝室通知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寝室通知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高校常见的寝室通知有两种,一种是内容较少的手写通知,另外一种是内容较多的纸质通知(如图文并茂的寝室通知)。

1.1.1 目前高校寝室通知业务存在的问题

1) 无论是纸质通知还是手写通知,都要通过某种方式告知各楼栋宿管,而无论采用哪种告知方式(电话告知或由专门人员将通知送往各楼管处),都要耗费相关人员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这些告知方式无疑是极其低效的。而如果凭借会议之便,以口头形式在某个会议上将要的通知内容告知与会的各栋宿管,虽然保证了效率,但是适用性较差,不可能一有通知要就召开全体宿管大会,这是很不现实的。

2) 有些手写通知的内容是很相近的。比如停水、停电的通知,这种通知除了具体停水、停电的时间有所不同外,其它内容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以现在的手工业务来说,宿管仍要重复写这样的通知。

3) 宿舍楼大厅黑板的空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纸质通知及手写通知势必会占满整个黑板的空间,此时宿管必须将部分纸质通知销毁或将手写通知擦除,这无疑增加了宿管的工作量,降低了宿管的工作效率,而且过多的纸质及手写通知还会影响宿舍楼的美观。

4) 复印大量的纸质通知不但会增加学校的运营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纸质通知无法被各宿舍楼所共享,这意味着,即使是内容完全一样的通知也要复印多份发往各楼栋。

1.1.2 平台设计目标

引入该平台后,寝室通知能够完全实现无纸化的管理,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轻松地寝室通知、将寝室通知置顶、搜索满足指定条件的寝室通知以及对寝室通知的增删改查。这不但节省了相关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高校的财政支出。

1.2 订水服务

1.2.1 目前高校学生订水业务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订水信息统一采用纸质管理,学生每次都要重复填写相同的订水人姓名、寝室和订水时间,非常的麻烦。

2) 纸质管理对于信息的维护和查找十分不便。送水人员每次都会查找相同楼层的订水信息(注意,这里送水人员为了节省体力并不会按照订水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查看订水信息,而是会优先选择将桶装水送到位于同一楼层的寝室),学生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在寝室是否有其他同学预订了桶装水,所以也要查找同寝室的订水信息,就目前的手工业务来看,查找指定的订水信息非常的不便。在查找上所浪费的时间无疑降低了送水人员的送水效率。

1.2.2 平台设计目标

对订水信息实施信息化管理,学生可以使用本平台实现一键式订水服务(只要鼠标点击特定的按钮,便能完成桶装水的预订),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本寝室的订水记录,宿管可以对所有订水信息进行方便地查询,从而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送水人员(比如,按照寝室号升序排序,送水人员便能依次看到每一层楼的订水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送水效率)。

1.3 报修服务

1.3.1 寝室报修业务存在的问题

1) 与订水业务类似,学生每次都要重复填写相同的申请人姓名、寝室编号、报修设备和报修时间,非常麻烦。

2) 因为维修人员会尽量按楼层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维修以节省体力,所以他们会按楼层顺序记下一部分新的报修信息。但是,与订水业务类似,目前的纸质管理对于报修信息的查找十分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3) 在订水业务中,订水人员每天都会于固定时间到各栋基础层查看新的订水信息,而在报修业务中,由于报修远没有订水那样频繁,维修人员每隔两三天才会到各栋基础层查看新的报修信息。如果间隔时间过短,无疑会增加维修人员的工作量,而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又会耽误损坏设备的维修。

4) 即便找出查看报修信息合理的时间间隔,由于故障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每栋寝室的报修申请数目肯定会有所不同。最坏情况下,在维修人员到达某栋宿舍楼后,该楼栋可能没有新的报修申请,这就造成了维修人员在各楼栋之间不必要的奔波。

5) 此外,时间间隔应该根据报修申请的积压量而定,即当未处理的报修申请超过一定数目时,维修管理员才会分配维修人员到指定的楼栋实施维修。在当前的手工业务中,报修申请都以纸质的方式记录在各栋宿管处,这种分散的记录方式很难被统一管理,从而,统计所有未处理的报修申请的数目在现有业务中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到每一栋宿舍楼去记录新的报修申请是不现实的)。

6) 楼栋公共设施的报修和学生寝室的报修并没有统一管理,而是分开管理,这就给日后的信息统计和维护带来了不便。此外,报修信息的各种统计对于后勤管理来说也是极为有用的信息(如某个设备的维修次数与某些零件的出入库次数是紧密相关的),而目前的手工业务几乎无法对报修信息进行任何的统计。

7) 与订水业务一样,学生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在寝室是否有其他同学已经填写了报修申请,所以也要查找同寝室的报修申请,而查找纸质文档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8) 每个维修人员所擅长维修的设备各有不同,比如,不会维修电视机的维修人员在遇到电视机的报修申请后,只能将其忽略,留待维修电视机的人员实施维修,这种业务方式十分低效。

1.3.2 平台设计目标

对报修信息实施信息化管理,维修人员可以方便地查看并打印自己负责维修的报修申请,学生可以查看本寝室的报修申请,宿管可以查看所管理楼栋的所有报修申请,维修人员可以在宿管处将报修申请的状态进行标记以提醒自己哪些申请已处理哪些申请尚未处理。

1.4 贵重物品登记

1.4.1 贵重物品登记业务存在的问题

1) 登记信息不能复用。比如,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出寝需要填写贵重物品出入登记信息(包括笔记本的颜色、型号等信息),当学生下次携带相同的笔记本电脑出寝时,仍要将这些信息再填写一遍。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对重复填写登记信息感到厌烦。

2) 当前的手工业务严重缺乏安全性。现在的宿管一般不会核实登记人的真实身份,因为尽管国内高校学生信息在教务处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但大多数高校的宿管仍然只有纸质的学生信息,纸质学生信息的查找不便使得宿管在有学生携带贵重物品出寝时并不会核实登记人的真实身份,这样便会造成学生所填写的登记人并不是本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学生A以非正常手段拿走学生B的笔记本电脑,在出寝登记时填写学生B的名字,学生B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丢失到宿管处询问,发现别人盗用自己的名字携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出寝,如果学生A是本栋的学生或者是本校生,寻回失物虽然麻烦但也有可能,但如果学生A是外校生甚至是外地人,寻回失物就如同大海捞针了。

3) 现在高校普遍采用出寝和入寝分开登记,登记在不同的纸质文件中,这样有可能会产生出入记录的不一致。比如,有时学生携贵重物品出寝并未登记但回寝时进行了登记或相反,学生并不会补上缺失的出寝或入寝登记,这样可能会造成出入寝登记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严重违反了正常的业务约束,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

1.4.2 平台设计目标

该平台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比如实现登记信息的复用,保证出寝记录的数目和入寝记录的数目应满足式(1)。

入寝记录数 ≤ 出寝记录数 ≤ 入寝记录数 + 1 (1)

学生在携贵重物品出寝前必须先登记好,再到基础层由宿管核实,宿管随后将登记信息标记为出寝状态,待学生携物品回寝时再将登记信息标记为入寝状态。为了方便宿管核实登记人的真实身份,宿管能够使用该平台方便地查看登记人的照片,将携带物品的学生与登记人的照片进行比对。

2 系统功能模型

学生服务平台面向广大在校学生及部分在校职工。根据对现有业务的详细分析,系统应包含学生、宿管、维修人员、维修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共五个角色,系统整体用例图如图1所示。

3 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面以平台的报修服务模块为例,介绍平台部分核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报修服务模块的主界面如图2所示。

4 小结

该平台实现了寝室通知管理、订水服务、报修服务、贵重物品登记服务等功能,解决了高校在校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在校职工的工作效率及学生的生活效率,降低了高校相关的服务成本。

参考文献:

[1] 张钹.国内外高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2] 阎宏.Java与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为人生添彩 让梦想成真 下一篇:“速成鸡”真有那么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