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因智慧而生机盎然

时间:2022-10-07 07:11:34

让课堂因智慧而生机盎然

我认为有智慧的课堂,应表现在以下方面:课堂导学的智慧、教学设计的智慧、临场反应的智慧。

一、课堂导学的智慧

导语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等教学因素,能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例如刚教《唐诗宋词选读》时,我说从今天开始要学习唐诗宋词,学习之前我们先做做热身运动,请大家调遣原来学过的诗词来回答下面的问题:1、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2、最寂寥的环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3、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最美丽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6、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7、最消瘦的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8、最痴心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9、白得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10、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个环节一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诗词学习的状态。

二、教学设计的智慧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要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恰当设计教学环节,准确击破教学重点、难点,这就是智慧的表现。

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例如教《送李愿归盘谷序》时,针对学生看完译文,还不太理解的问题,我把“作者借他人之口,表达因仕途坎坷而流露出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作为教学重点,以分析第二段中的三种人为切入点,重点研讨突破。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三种人的表现、特点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讨论进程,但各小组的结论都不太全面。于是又每排安排一个能力较强的同学收集本排各小组的意见然后整合概括发言。用这种形式,学生的热情很高,虽然用时不少,可讨论得也比较透彻,发言有理有据,很快明白了作者对三种人的态度,人之称大丈夫者,并不是作者认为的大丈夫,以及积极入世的韩愈为什么要“从子于盘”,流露出归隐的想法,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可见,平均用力,有时一头雾水;重点突出,才是智慧的体现。

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要定位准确。教师要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在如何讲上,而是引导学生、让学生讲出来。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典故较多,理解困难,况且学生已有一些教辅资料,如果老师再按部就班地讲解,会很繁琐枯燥。我便把众多的典故按句子分组研讨,每组句子安排两个小组研讨,形成竞争的态势,用多媒体展示出规则:让每组一人执笔,群策群力,时间一到,起来抢答,以回答的主动性和效果为评判依据。奖励获胜小组的全体成员。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虽然学生想说了,但是如何说呢?教师再适时引导,比如展示出书写内容:1.解释诗句;2.讲清古人古事及寓意;3.作者抒发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整理出本词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了,而且学得快乐高效。

三、临场反应的智慧

新课程提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一次课堂上,各小组修改推荐一篇组员的好文章,当堂朗读评比。有一个小组的朗读者笑得读不下去,严重影响了本组作文的效果且浪费了时间。同学们的表情显示应该严厉的批评他,但我想如果这样,肯定挫伤他的自信心,以后这个同学还会再发言吗?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是应该肯定的,只是他说话的能力还需锻炼,反正耽误的时间也不能再找回来了,处理问题时,既要点出错误,也要保护他的自信,还要为他指明方向。所以我笑着说,你应该向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学习,人家年轻时,见了谁就给谁演讲,现在才有这样的成就,你以后要多向他学习噢。然后,继续教学过程,以后再见到这个同学时,他的眼睛依然是明亮自信的。后来,学校举行诗歌朗诵会,在班内举行的竞选时,他以一首充满激情的《发现》,赢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要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智慧关照下的课堂,教师必须努力地充实自己,不断地积累经验,切实保证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

胡晓云,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教师,聊城大学2013级在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上一篇:自学为主 点拨为辅 下一篇: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