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07 06:44:51

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就传统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及多媒体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优越性进行了讨论,希望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局限性;多媒体阅读教学;优越性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讲解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被填灌式”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学习上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英语阅读课教学多是在“教材+黑板”的单一媒体中进行的,教学过程侧重知识结论,忽视知识过程与能力的培养。由于英语阅读教学资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配套的教材、教参,教学素材更新较慢,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的面也较窄,学生的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之内。

二、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或娱乐的基本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报纸杂志、科技文献,还是文学著作乃至网络信息,都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信息。另外,在英语学习中,文字资料远远比声像资料普及和应用的范围广。因此,对于众多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语言学习主要的输入方式。再则,从英语学习者经常要面对的事情——考试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在语言测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充分说明阅读能力的高低是检验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单一陈旧,缺乏吸引力。

尽管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教材的不足,但纸质教材的局限性依然存在——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的面也较窄,学生的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之内。基于教材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材料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内容陈旧,脱离时代的潮流,无法反映当代的思想主流,不能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提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重知识,轻能力。

受多年来传统教授语言方法的束缚,英语课堂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教师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课文单词和难句的讲解、语法的分析,以及词义的辨析上,并且以此作为讲授英语阅读的主要手段,从而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基于教材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内容作为语法知识的练习场,而很少关注阅读策略的培养和训练,更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3.阅读环境沉闷,缺乏文化背景。

英语阅读实质上就是对英语国家语言的阅读。而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必然会携带一定的文化成分。对于一个阅读外语文章和作品的读者来说,如果不知道其中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者专门术语,这种理解就只能是肤浅的,甚至根本不能理解。

传统的基于教材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材料单一,教学条件受限制,学生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支持。学生的阅读学习只能在这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缺少交流和互动的环境中进行。

4.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被动。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认为,学生的思想是一张白纸,是一个空的容器,教学任务就是把教师的知识转移给学生,把知识装到那些被动的空容器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基于教材的英语阅读教学,由于材料有限,内容有限,学生没有什么选择性和自主性,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的主导,强调知识的灌输,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由于教师主导课堂,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性。

总而言之,传统的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暴露出它自身的弊端和发展瓶颈,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广大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三、多媒体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是将多媒体应用于外语教学辅助的一种技术。它既是一种新兴的外语教学模式,又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意义深远的应用。在探索具体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替代了英语教学的传统思路,转变了英语教学的陈旧方式。它不仅可以担负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而且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继承和发展。

1.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引起人们无意注意的条件有以下几个:刺激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等。在这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有粉笔加黑板这种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因此,选题得当、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兴趣,引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起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2中阅读部分Lost civilizations时,我发现光靠书本文字难以使学生想象出古代文明的辉煌,这时通过展示电影The ancient Roman city of Pompeii中的部分场景片段,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了繁华一时的古代罗马城——庞贝城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而湮灭的过程。通过声光色把遥远的历史拉近、把抽象的文字描述变成可视实物图画,既增设了情境,又化解了课文的重难点,不少学生还对古代的罗马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增加了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一吐为快、大显身手的自由空间。

2.有利于创设阅读教学的情境。

英语语言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英语阅读课上,“情”包含在阅读课文的内容中,“景”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精心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情境,为学生的英语阅读创造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如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教材中Unit 2 The environmen“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上网查询下载大量的有关资料,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用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现状(一组是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城市的发达经济的资料,另一组是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地球恶劣环境及自然灾难的资料,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山体滑坡、河流污染、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等)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学生边看边听,使他们直观、立体、生动地感受到地球所面临的困境。学生对人类生存的现状出现了强烈的危机感,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激起了学生对环保主题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有利于丰富阅读的内容。

多媒体技术拥有巨大的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信息。在它辅助下的学习空间是一个可以由教师自由控制的空间,学生阅读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本,阅读内容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在多媒体辅助英语阅读中教学,信息的传递突破了传统的线性链式传播方式,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将自然信息与文本信息表达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呈现出传输跨时空、速度快、密度大、选择自由灵活等鲜明特征。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得到最为及时和充分的信息,为学生阅读提供便捷的服务。如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3的阅读课文Visit the master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上网搜索资料,提前找到一些与此内容相关而课文里并未详尽描述的信息,如一些艺术大师的生平介绍和著作或者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作者的旅游路线在欧洲地图上标出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欧洲的艺术大师,又可以熟悉欧洲的地理位置。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使阅读者的思路大开,参与的愿望和信心大增。学生从封闭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在人与世界双向开放中增强个体的参与合作意识和社会化意识。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作为高考的重头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科普文阅读在高中英语课文中的引入,则是学生阅读的难点和教师授课的难点。所谓科普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文章。高考中选用的科普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许多考生尤其是文史类考生对此类课文和考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

以2010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为例,阅读理解题材多样,选材合理,内容新颖,语言地道,时代感强,既贴近生活又贴近考生实际,信息量中等偏上。四篇阅读理解题,A篇说明文、B篇议论文、C篇应用文、D篇就是一篇科普文——介绍中国高铁发展的情况。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事件细节的理解,也考查考生对篇章段意的整体理解和推理能力。另外,2010年的任务型阅读题材又是一篇科普文,文章主题是关于动物体内存在着内置的指南针。文章总体难度不大,需要考生在正确理解文章和表格的基础上,在文章中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定位。信息定位后,对文章的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表格。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如词性转换、同义词和反义词及概括能力。

因此,若单靠教师传统式的讲授,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让他们对此类文章产生抵触反感情绪。而实行多媒体英语阅读教学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科普类阅读文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促进文章理解和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把多媒体阅读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阅读教学使很抽象的概念变得很具体很形象,更有助于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变静态为动态”、“用形象说明抽象”,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且通过相应的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和演示,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发展,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较好地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但是过于夸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是不恰当的,必须注意到,这种教学手段的确有强大的优势,但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所起的全部作用。因此,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必须使用得当,才能发挥它的特长。

参考文献:

[1]顾佩娅.网络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98,(1).

[2]石高玉.外语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熊惠.网络阅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4).

上一篇:英语课堂沟通式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