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的术中输液流程管理体会

时间:2022-10-07 04:31:27

手术病人的术中输液流程管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6-2492-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术中输液的目的是保持血管内容量、有合适的心排出量,使血压保持正常。 这些目的是使组织有合适灌注,以保持这些组织的正常功能。输液不足,手术病人可陷人休克;输入过量,又易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生,这说明术中输液的重要性。现就术中输液的护理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输液量的估计

1.1 输液量、质、速度和先后次序都要有针对性,因此输液前必须清楚了解:(1)术前体液状态的估计。(2)每日常规维持量。(3)手术、麻醉对病人体液的影响。(4)脑组织对糖的需要量。(5)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

1.2 术中总的补液量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1)病人进手术室后短时即补禁食禁水期间的丢液。(2)手术开始后每小时应补入:不显性丢水;术野蒸发量;囿禁于手术创伤组织内的液体。(3视具体情况应补的液量:小量失血,以液代血。较多量的失血,须补液及适量补血。麻醉引起的血管扩张,应适量补液以保持正常至低循环量。

2 输液方法

2.1 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液体及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加用三通和留置套管针,要保证管道通畅和牢固。

2.2 静脉留置针及输液部位的选择及应用:(1)多用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该针规格为14~22 G。根据所穿刺静脉的大小、显示程度、穿刺部位、病人年龄来选择。因其型号越小,内外径越大,故成人多用14~18G,小儿多用 20~22G。(2)根据手术选择不受压、易固定、便于观察的肢体穿刺,保证术中输液的通畅;对大手术或重危病人,需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3)选好静脉后,按传统方法用手指探明血管走向及深浅,确定穿刺点,穿刺部位常规消毒,以三点法握紧留置针保护帽、针翘 、针翼,使针杆与皮肤呈20~30度略偏血管的一侧进针,当针芯刺破静脉壁时可见血液流入后部的回血室,再稍进针约1 cm后改变握针法,右手拇指、食指握住针翘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后用中指压住穿刺点远端血管以免血液溢出,再将针芯退出,然后与已排气的输液管相接,固定好导管并保护穿刺部位,即可开始输液。

3 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体会

3.1 穿刺的护理体会:(1)穿刺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必须一次性使用。(2)穿刺时,刺入血管见有回血后,不可将针芯全部拔出再进套管针,否则套管前端易开裂或打折致送管困难造成穿刺失败。同样,刺入血管见有回血后,针芯也不可全部进入血管,否则也易刺破血管壁致穿刺失败。另外,因留置针针体较长,故在确定穿刺点后,应注意留置针后部是否容易受阻以致影响进针角度。

3.2 排气的护理体会:(1)输液前排气时把茂非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茂非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当液体流入茂非氏滴管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茂非氏滴管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茂非氏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茂非氏滴管下关紧,排气成功。(2)输液过程中如有小量气泡,可用手指弹气泡上端输液管,把气泡弹回到茂非氏滴管内,如有大量气泡可在三通管处放出。

3.3 控制滴速的护理体会:(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病人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2)病人在手术和麻醉时受压迫输液不畅,应提高输液高度或调整。(3)由于手术需要快速输液时,可用加压袋裹住软包装的输液瓶冲气加压,帮助快速输液。必要时开通多路输液通道及备血、血浆,有效控制输液速度及量。(4)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输液量,如小儿、老年人和特殊疾病的人等要控制输液滴速,以免出现休克、肺水肿和心衰。

3.4 更换液体的护理体会:(1)更换液体时应先将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病人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2)输血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3)更换液体时要记录液体量,观察尿量,保证出入量平衡。

3.5 麻醉静脉给药的护理体会:(1)在麻醉前准备麻药时,抽吸麻药的注射器上要注明麻药名称及剂量。(2)在麻醉时,通过三通管注射口直接推药,要注意注射口的无菌保护,注射口是给药或冲洗导管的方便途径,当不用注射口时应用保护帽盖好。(3)如应用输液泵,应调节好剂量及速度,输完及时更换。密切观察,如有不畅,及时调整。

3.6 预防低体温:据报道,成人静脉输入1 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中心体温下降约0.25℃[1]。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障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增加等。同样手术间温度、年龄、脊髓和硬膜外麻醉是发生低体温的原因之一。

(1)国外有研究表明将静脉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1]。(2)将手术间的温度调至24~26℃,将病人部位以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给多层敷料覆盖。尤其是小儿和老年人。(3)胸腹腔的冲洗水加温38~40度。术中应用电热毯、循环热水毯、强力空气加热器等对病人进行体温保护。

3.7 预防输液反应:(1)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在净化工作台配制药液,输液器尽量使用带有微栓过虑器,输液用具做好去除热源的处理,一次性使用。以减少污染和微粒栓塞的发生率。(2)输液时应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对患心脏病、老年及儿童病,尤须特别注意。(3)输液时将空气排尽。如需加压输液时,应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

3.8 密切观察输液部位。对血管有剌激性的药物 ,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3.9 输液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手术室对病人来说是一个既紧张又恐惧的陌生环境,紧张情绪易增加穿刺疼痛感。所以在输液前充分和病人交流,给病人营造一个亲切、轻松愉快的环境。在穿刺时尽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在输液过程中关心体贴病人,将工作做得细致到位。

手术室输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每天面对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穿刺针及穿刺部位,如小儿头皮静脉、颈外静脉和颈内静脉等。而且在输液过程中, 严格输液管理,调节体液平衡。这些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所以手术室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书娥.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1):12.

收稿日期:2007-04-17

上一篇:外来民工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外科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