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时间:2022-10-07 03:52:53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摘要〕本文简述了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介绍了以“积极关注”和“全情鼓励”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报告了在心理辅导中使用沙盘游戏为一名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介绍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通过沙盘游戏团体辅导后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说明沙盘游戏可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沙盘;积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9-0019-03

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通过使用沙子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来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的基本原则在于最大限度地给人们以想象的自由,用象征性的意义来表达自己,最后在自由、安全的氛围中完成自我修复或自我成长。

一、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

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以及心理咨询方法中,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治愈的能力以及自我整合的趋向。许多研究也证明,沙盘游戏作为个体获得和表达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可以帮助个体摆脱自我中心倾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这是解决冲突、合作及其他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沙盘游戏还能帮助个体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沙盘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教育功能的综合活动,影响着个体情绪的发展、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以及智能和创造力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沙盘游戏可以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采取团体沙盘游戏(Group Sandtray Play)的形式,能够在游戏过程中达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效果。美国乔治州立大学博士陈越红老师在“5.12”大地震发生后,带领团队先后在都江堰幸福小区、绵竹紫岩小学等地震灾区为那里的孩子作了沙盘游戏,为灾区孩子的心理康复工作作出了贡献。2009年春季,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心理教育中心采用“越红沙盘游戏技术”首开全国先河,开展了第一期沙盘游戏心智成长训练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沙盘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改变习惯,发展自己,敞开心扉,悦纳彼此。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孩子自发产生的,这也印证了沙盘游戏的根本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2. 沙盘游戏使个体可以安全表达内心世界

对于个性内向、不善表达的在校学生,沙盘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用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自身的感受,而沙盘游戏的非语言性弱化了文字符号的传递,能更为直观地投射儿童的内心反应或创伤世界。此外,对于青春期叛逆少年或性格自闭的学生,沙盘游戏都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

3. 沙盘游戏适合家长和教师

沙盘游戏适合的对象范围宽广,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除了采用个体沙盘游戏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外,还邀请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亲子沙盘游戏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成员关系,促进成员间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尤其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积极作用。师生互动的沙盘对于师生关系的改善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4. 沙盘游戏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继续使用自己在专业领域中运用的得心应手的技术。沙盘游戏弥补了许多治疗方法的不足,如完形技术、心象法、身体活动法、认知重建技术、艺术治疗以及催眠技术等治疗方法都可以和沙盘治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图1 学校沙盘游戏功能室设置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沙盘游戏,“积极关注”和“全情鼓励”都是辅导员要主要采用的教育方式。

图2 以“积极关注”及“全情鼓励”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关注: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被关注、被尊重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当一个人被关注的时候,自尊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认为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重要。

“积极关注”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积极主动关注”,另一层意思是关注对象“积极的部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地方,需要被他人发现。如果学校能把这些积极的方面当成种子耐心地培养,学生便有了自己成长的力量。当一个学生被如此关注时,便能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价值。

全情鼓励:与我们平常说到的“鼓励”涵义稍有差异,这里的“鼓励”是指看到对象身上的潜在特质,或者说从对象的行为中发现了对方身上表现出来的某些方面的潜在特质。而表扬则是以表扬者的价值观为标准,受表扬的对象会形成外化的价值标准。对学生来说,当形成外化的价值判断标准时,他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就不容易获得一种恒定性。

因此,沙盘游戏可以让个体觉得自己被认可、有价值感,从而提升自尊。能帮助学生按自身具有的特质、潜能、兴趣、爱好去发展自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发展。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沙盘游戏个案

基本信息:小轩(化名),男孩,8岁,泡桐树小学二年级学生。自入学以来,全班学生都在慢慢地疏远他,以致于现在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玩。班主任很着急,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小轩在班级里无法与他人沟通,行为怪异。

第一次沙盘(2011年3月15日)

小轩来到心理教育中心,表现出很平静的状态,对于沙盘室里摆放的各式玩具没有表现出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兴奋,而是淡淡地问辅导者(以下简称Z):“我们要干嘛?”当Z拿起沙具问他是否喜欢,是否愿意来玩沙盘游戏的时候,小轩慢慢地环视周围的玩具,轻轻地点了点头。在Z的陪伴和鼓励下,小轩开始了第一次对沙盘的体验,建构了自己的第一个沙盘世界。

首先,他在沙盘的左下角放了两个沙发和一台电视,然后在其右边放上厨具用品和冰箱,接着开始兴奋地在沙盘的左角放下了洁浴用品,在左上角放上了两张床。最后极为仔细地在右边“一”字形摆了四双女式皮鞋。没有作任何的调整,抬起头微笑着示意Z已经摆好了,整个过程用了5分钟左右,期间嘴里不时念念有词。

上一篇: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方法简谈 下一篇:O2O来了 移动支付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