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习的五点建议

时间:2022-10-07 03:44:09

钢琴学习的五点建议

随着钢琴的社会普及率日益提高,人们对业余钢琴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者渴望专业化的训练,如何打好基础是其最关键之处。钢琴基础教育的正规化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肃的摆在钢琴教师面前。在钢琴基础教学中,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要加以重视:

全面正确的理解基本功的含义。正确的演奏状态的练习,扎实的手指机能练习,精确的识谱与节奏感练习,合理的运用指法的练习是基本功中密不可分的几个部分。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利用巧妙合理的指法来克服技术上的障碍,殊不知,流畅的演奏正是得益于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正确指法。正确的演奏应建立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上,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基本功的含义,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营养”,逐步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

钢琴基础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视奏能力。它是在一定钢琴技术、理论知识、经验、视觉、听觉、反应能力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学习钢琴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看谱弹奏,正确读谱。尽量做到眼睛“超前”看到将要弹奏的音符及各种符号,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弹第一小节,眼睛要看到第二小节甚至更往后一些,使音符及符号提前进入我们的大脑,脑子“跑”在手前面。

(二)听辨能力的培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弹奏的音质、音色如何,正确与否,需要练琴时开动脑筋,专心致志,用心练,用耳去听,在听中去感受、辨别、体会、表现。为此,听辨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之一。让学生养成仔细聆听自己琴声的习惯,来检查是否按谱面的要求弹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有关音乐知识外,还应对作品进行仔细准确的分析,使学生能正确把握作品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就应相当注意,如在弹奏初级的小练习曲、小型乐曲时,就应向学生介绍、分析乐曲的结构内容、基本情绪、弹奏中技术上的难点及应对方法等。随程度的逐渐提高,逐步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风格等音乐要素的体验与感受,从而使弹奏富有表现力。

(四)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一切努力可能都会在最后的登台演奏中付之东流。在钢琴演奏中,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谁的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沉着、冷静的处理技巧难题,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谁就能最后成功。这在任何一项竞技运动中,已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因而在演奏训练中应特别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的优劣因人而异,有些学生不用刻意培养,一提演出、比赛就来精神,演奏起来就“目中无人”。但大多数学生最初登台比赛或演出都是显得较害怕或较拘束,放不开,因而应悉心加以注意。

应多宣扬学生的优点,初学者的精神往往与其技术一样脆弱,对他们多鼓励。

(五)教师的态度。古人曾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感叹识才之人的出现多么不易,在钢琴基础教育中也迫切需要独具慧眼之人,这便对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较高标准的要求。学生在演奏上的进步,完全取决于老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灵活多样的解难手法。古人云:“师之职,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教师已有了怎样“传道、授业、解惑”的方法,因而传几条道、授多少业、解几许惑的教学态度即师德,便是决定学生演奏生涯能否顺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对学生所提的每一个技术问题、音乐问题做耐心、细致地回答,而决不可匆匆了事。所谓“诲人不倦”即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准,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蕴涵着教师的辛勤努力。

每一个学生的演奏生命都把握在教师手中,为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教师应有效地将高超的能力与良好的态度结合在一起,使钢琴的基础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钢琴基础教育是一个复杂、艰辛的课题,非短短几点能概括,陋识之处,多请指正。

上一篇: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下一篇:速成化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