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10-07 01:43:21

基于网络的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校基于网络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背景和已具备的条件。探讨了网络辅助教学对计算机公共课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性。并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公共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应具有的结构。

关键词: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网络环境下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背景的构建

由于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在实现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方面具有其他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此无不给予高度的重视。美国总统克林顿1996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指出,2000年美国必须实施100%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建议国会通过立法执行,使美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人-机-路-网”成片,克林顿的这一举动旨在为美国教育界抢占国际教育化新的制高点做准备。

我国也制定了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目标,1999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草案)就提出“改革的新课程应促进社会发展,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内容,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共计算机课的教学模式必然要适应时代要求,必须研究网络信息时代公共计算机教与学的新规律,构建新的网络信息时代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2基于校园网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建立

我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和网页设计三门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网页设计是全校性的文化素质选修课。随着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要在原有的教学课时内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理论与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教学手段也必须不断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进行诸如操作性、可视性较强的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内容的教学时显得事倍功半,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基于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辅助教

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但其模式的提出,毕竟是基于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学,对教学的其它环节的帮助显得鞭长莫及。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设以及学校校园网的建立与普及,为我们架构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计算机教学模式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网络教学将会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室教学的不足,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这种网络教学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有用,而且对上机操作及课后训练与交流都非常有效。

3公共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的优势分析

网络教学应该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先进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打破传统教学各环节的时空限制,以教学信息的高度有秩序共享以及全方位的实现“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已从一般的使用计算机作为课堂的补充,逐渐趋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与超媒体组织结构方式相结合,引伸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网络技术的引入,不仅引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将引起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在这种教育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型教学,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利用校园网进行的网络教学,可以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将以计算机公共课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校园网为依托开发一个教学辅助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该教学系统获取教学资源,使用教学课件,进行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预习、复习、测试和展开讨论等。

作者简介:牛莉,女,湖南新宁人,硕士,邵阳学院副教授,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数据库技术。徐俊,男,湖南娄底人,硕士,湖南省电子产品检测分析所软件评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4公共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系统应具备的结构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教师应负责教学课件的编制和提交,回答学生问题和批改作业等;学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服务对象,学生可以从网络

教学系统中提取所需要的课件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请教,也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还可以在网上进行测试,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公共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共分为六个大模块。

图1网络教学系统组织结构框图

“课程教学”模块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素材、优秀教案、课件、优秀课堂教学视频材料、实验教学大纲和上机操作教程等内容,供教师和学生查阅和参考。

“有问必答”模块主要提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园地。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由教师们在网上提问与解答。

“等级考试”模块提供全国和全省等级考试有关信息,包括考试大纲、考试时间、分数查询、历年试卷及参考答案等。

“在线测试”模块供学生自测,学生自选章节、题型、题数等参数后,系统将在题库中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题目,逐题显示并等待学生输入答案,完成后系统给出成绩。

“论坛”模块中提供讨论园地,要求注册后才能进入。可以不定期地公布一些话题供师生讨论。

“联系我们”模块提供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与老师单独联系。

5结束语

随着高速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五年,网络信息化计算机教学环境将更加全方位、全球立体化,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使网络成为知识的海洋、创造的舞台、友谊的桥梁,丰富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学习,丰富学生的世界。

上一篇:应用型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初探 下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