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07 12:34:39

浅谈小学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280-01

摘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阶段,而小学体育是承接学前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环节,这一阶段能否顺利完成既定目标,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能否有效开展,进而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所以,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不容忽视。小学生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自觉锻炼和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关键词:兴趣 体育教学 培养 小学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因此,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兴趣,体育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较好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呢?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前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一般对教师都非常信服和仰慕,如果他们喜欢某一位老师,自然也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并自然会效仿老师的举止行为,反之,则会对课程产生抵抗心理,甚至出现厌学行为。因此,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加强个人的人格修养,提高专业素质;一切为学生着想,千方百计赢得学生的真心喜欢;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想上体育课的欲望;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奠定坚实的基础。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必要条件。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心理没有压力,从而更容易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反之则不然。因此,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温婉的语言、平易近人的举止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包容,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有些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不易掌握,或者在练习过程中总是出现错误,或者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进行体育训练等等。这时教师就要循循善诱,讲清动作要领以及学习动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鼓起勇气多做练习,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心理上不那么紧张。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就得到了支持和继续练习的动力,就会越练越起劲,越来越有自信,逐渐走向成功。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老师会越来越喜爱,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在学习中让他们体会自主学习、自我发挥、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不仅在动作和技能方面得到学习,同时也获得结果的过程,从而来改进自己的技能。如在一次立定跳远游戏比赛中,我将学生分成四个队,纵队排列在起跳线后,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个队员试跳,按成绩评出第一轮的第一名,然后第二个队员试跳,按成绩评出第二轮的第一名,依次进行,最后以第一名多的队为胜,通过本案例的游戏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获得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和竞争能力,显示出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等,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学习中,教师可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等教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 运用情景教学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直观形象思维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可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创建丰富的情景教学,将直白的教学情景化,把体育课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例如,在练习“障碍接力”这个游戏时,我将其改为小故事“我给红军送情报”,在这个游戏中,“我”要穿过层层障碍物,绕过“敌人的封锁”、爬过“山坡”、跳过“小河”、最后顺利把情报送到“红军叔叔”手里,使学生在练习中如身临其境,兴致高涨,既掌握了动作要领,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注重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情绪场景,学生很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感染,形成自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信心,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注重情感教学,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地进行情感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练习“跳山羊”时,好多学生尤其是女生根本不敢做,或者畏手畏脚地做,害怕摔下来,胆怯心理严重。这时,教师就应当亲自示范,并请胆大的学生首先尝试,对学生出色的表现和细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学生的兴趣不同,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掷垒球,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爱好,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去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不只是几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体育教育者刻苦努力,不断钻研,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把小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让他们热爱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凤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术研究.2012,(6).

[2]王海燕.小学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2,(6).

[3]陈亮.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04).

上一篇:浅谈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