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漳浦林桃剪纸的艺术魅力

时间:2022-10-07 11:48:31

解读漳浦林桃剪纸的艺术魅力

摘 要:解读林桃剪纸作品,同时也是对漳浦剪纸艺术的回顾,从中吸取民间艺术的营养,为今后艺术创作提供很好的借鉴。新时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使民间艺术遇到新的难题。对漳浦剪纸,特别是林桃剪纸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林桃剪纸;艺术;创新

漳浦地处闽南金三角,199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如书法和剪纸艺术等。

一、漳浦剪纸的起源、类型

漳浦剪纸谷称“铰花”,属女红手艺之一,原仅为刺绣底样,后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据漳浦县志载:“元夕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元夕自初十日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晶、张灯。”可见剪纸是古时过年过节张灯时作为花 灯上的装饰,或是在神祠、祭祀时用来招魂娱神。

有人认为漳浦剪纸是唐代“开漳圣王”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时从中原带来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它根植于中原民族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形式和民俗习惯带有明显的中原文化色彩。但它通过闽南本土文化的改良,是柔嵌入鲜明闽南地域特色的中原文化的延伸。在过去的农耕社会中,笃信天人合一,剪纸必然被赋予各样不同的功能,归纳起来,漳浦剪纸样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祭祀、丧葬类型。该类型主要用于娱神、祈福,以保平安幸福。主要形式有纸钱(冥币)、纸马、纸人、茶壶花、碗花、饭勺花、酒瓶花,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图1所示。

(二)婚嫁、生育、求喜类型。主要用于祈求家庭和睦美满幸福、暗喻子孙兴旺发达诉求的吉祥图案表现,以及订婚下聘时用的糖花、饼花、猪脚花等喜庆烘托图案表现。通常采用谐音、比喻之类的手法。主要形式有双喜、老鼠娶新、龙凤呈祥、鸳鸯莲蓬、麒麟送子、荣华富贵、花好月圆等,如图2所示。

(三)刺绣图样类型。主要用于刺绣底样,主要形式有涎围花、肚兜花、帽檐花、饰裤花、领沿花、烟袋花、手巾花、鞋样、肩罩花等图样,如图3所示。

(四)祝福、祝寿类型。主要用于对长辈、同辈、晚辈祝福的图案表现,主要形式有双桃花、寿桃花、寿字纹等吉祥图样,如图4所示。

(五)过年、过节、特定日期衬托气氛类型。主要用于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烘托气氛的图案表现。主要形式有灯饰花、窗花等人物、花卉、鱼虫、鸟曾道释神仙,应有尽有,如图5所示。

鉴于剪纸有上述这么多用途,据古代妇女出嫁之前都要向长辈或“花姆”学习铰花、刺绣、做鞋等女红。出嫁时,新娘子在婆家手艺越巧越体面,抑或这就是漳浦妇女崇尚剪纸之风的来历。直到如今,还有不少老人保存着精湛的剪纸手艺,其中佼佼者要数林桃、陈匏来等民间艺术大师,而新一代的剪纸艺人正传承着他们的衣钵。

二、林桃剪纸风格的产生

林桃的作品有别于富丽堂皇、纤细柔美等大众化的表现手法,体现出粗犷豪迈、率真烂漫的风格。业内许多知名人士如张道一、陈竞、鲍家虎、仉凤皋等先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中国民间毕加索”,是一位可敬的百岁花姆。

让我们走近林桃的作品,有花、草、树、木、劳动场景、戏曲故事,表现的是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典型的自然风格。下面介绍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出海》(图6)构图谨密,方法钝拙厚重,拙中见巧,极有汉画像的味道,海中鱼虾错落海鸟飞翔其中,船身处理富有对比,随意中显得并不随意,五官处理阴刻为主,简练。

林桃先生常说:“我想啥就剪啥,剪纸全凭心窍。”这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认为的“审美意识以客观存在的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前提,是人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自然万物教会林桃剪纸成就一代宗师。

三、对林桃作品的继承与创新思考

通过对林桃作品的解读,考虑到传统艺术生存环境的日渐恶化,令我们对林桃作品及漳浦剪纸的未来产生担忧。虽然文化部及地方各级文化部门都很重视漳浦剪纸艺术,国家还授予漳浦“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也难敌挡每况愈下的局面,这归咎于产品多样和高科技的时代,使剪纸实用功能日趋淡化的原因。如何继承和研究我国剪纸,是摆在艺术家面前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想要使剪纸更好地生存下去,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1)提高剪纸艺人的地位;(2)和其他姐妹艺术嫁接;(3)开办剪纸培训班,培养扶持新人;(4)在艺术院校开民间艺术课程;(5)把现代设计和民间工艺结合起来。

总之,只有将剪纸艺术与经济结合,形成剪纸产业化,剪纸艺术才能重新焕发艺术的青春。具体思路是将节奏明快、大气、意味含蓄,形式、线条缀饰等手法多样的林桃剪纸引入工业设计。如果把它制成屏风玻璃幕墙、印染花布,绘成陶瓷纹样,制成贺卡,均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云瀚.林桃剪纸作品的独特性∥林五四.林桃剪纸艺术研讨文集[C].福建:(漳)新出(2003)内书第69号:37.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学)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下一篇:写字训练应渗透在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