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小区“摘转供”工程

时间:2022-10-07 11:36:29

谈城市小区“摘转供”工程

摘要:所谓“摘转供”,就是将居民、网点等的原有供电点摘除,重新建立局维变电所及所有电力设施,转交给供电局维护,执行电业局计量标准,由电业局统一收费。究其这一问题的历史原因,产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多为国有化,国有企业负责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用水用电问题,居民用电与企业内部用电混为一谈。近年来,随着企业的转型和人民群众对电力服务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电力系统已经无法负担新的要求,供电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供电、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企业转型;摘转供;电网改造

目前,国内摘转供工程多为老旧小区,家属院等,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诸多方面原因,使得工程的改造建设、资金来源、电费回收等问题极难解决。通过沈阳目前摘转供工程的实施,我总结出:供电部门的同意接收是前提,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保障,企业及小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是关键。国务院目前正式下发文件,要求国家加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损耗,故供电局应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接收企业摘转供申请,接手小区配电网维护责任,逢此良机,企业也应根据负荷发展需要,全面规划,统一标准,积极争取摘转供工程的实施。本人在电业局下属设计院工作多年,也多次担任自维转局维改造工程的主设工作,对老旧小区摘转供工程积累了大量经验。本文将对摘转供工程面临的问题,设计原则及标准,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深入分析。

一、计算变电所总容量

首先统计摘转供的居民、网点总户数和其他需要用电的车库、仓库、物业等所有容量,统计住户面积,网点面积。根据沈阳供电公司处文件沈阳生部字【2009】164号,小区用电负荷设计标准,建筑面积在50平米以下:每户按4kW设计;建筑面积在51-60平米以下:每户按5kW设计;建筑面积在61-100平米以下:每户按6kW设计;建筑面积在101-120平米以下:每户按7kW设计;建筑面积在121-160平米以下:每户按8kW设计;建筑面积在120平米以上:每户按10kW设计;网点面积在100平米以下,每户按10kW设计,网点面积在100平米以上,设计容量=面积/10。居民用电同时率按0.35选取,网点用电同时率按0.7选取,换热站、水泵房、物业等同时率按1选取。比如,本次需要改造的共有居民200户,网点10户,物业办公楼1座容量30kW,每户居民面积90平米,每户网点面积200平米,总容量=200*6*0.35+10*20*0.7+30*1=590kW,选取630kVA变压器1台。

二、位置选择

位置选择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箱变位置,环网柜位置和集中表箱位置。在介绍位置选择之前我们首先应了解供电网络,整个供电网络用文字形式描述为接外电源的主杆,到安装保护的附杆,到局维变电所,到户内供电柜,到集中电表箱,到用户分户表箱,到用户。首先是局维变电所,大多数情况为室外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加上其的围栏,占地大约40 m2左右,但企业需在整体的美观、遮挡光线、不影响地下管线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次是户内供电柜,也就是环网柜,一般放在一楼楼梯间或一、二楼之间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处。再次是集中电表箱,由于老旧小区电表一般安装在每户门口,加大了查表人员的工作量,故改造后规定均采用集中电表箱,壁挂式,安装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三、无功功率补偿

按照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文件《国网沈阳供电公司新建住宅供电工程技术标准实施细则》,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自动补偿方式,具有三相、单相混合补偿的特点。电容器要求免维护、无污染。原补偿容量按单台变压器容量20%~40%选取,现最新规定,为统一建设,结合沈阳地区电网发展实际,统一按每台变压器补偿130kVar,电容补偿柜放置在馈出柜后面。

四、电缆敷设

66kV变电站馈出至开关站的干线电缆截面宜选用铜芯300mm2,双根敷设,开关站进出线间隔额定电流需选择1250A。10kV主干网采用双根三芯300mm2铝电缆,或根据实际容量选择铜芯电缆。10kV分支电缆线路及新建商住小区进线采用双根三芯120mm2或70mm2铝芯电缆。0.4kV分支电缆采用双根四芯70mm2、120mm2、150mm2铝电缆或150mm2铜电缆。

结束语

摘转供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将出现很多问题,为促进工程顺利进行,建议要由当地政府牵头,供电部分为主,企业配合,采取先易后难,分批进行。全面实施摘转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应按照企业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筹集改造资金。本文数据尚需核实,吸纳更多的理论算法和实践经验来分析,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GB50293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2]DL/T5220 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3]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

[4]李毅山,张焰.城市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可靠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12)

上一篇:辊式磨煤机振动大原因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兴趣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