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教学

时间:2022-10-07 10:31:20

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教学

【摘 要】儿童天真活泼,充满生机,富于幻想。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正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所以只有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儿童心灵;情景;作文教学

儿童天真活泼,充满生机,富于幻想。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正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这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应该从情境入手去设计,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我多年的探索总结中,我认为这是因为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过分拘泥于写作的格式,过分强化审题,没有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作文教案。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而解决的最好办法便是情境作文教学。只有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逐步探索出一条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教学思路:“感知情境——启发想象——描绘情境”。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 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较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人、自然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

首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世界是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学生在感知事物前应蓄情于臆,即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在感知事物中要融情于物,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画面、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将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写作对象中。

其次,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 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①“画面”描述法。 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文字的描述。②绘画或照相法。 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 勾画出来。

二、通过课堂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或阅读资料作为写作素材,主要从下面几方面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

其次,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即让学生根据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点等,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

再次,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性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这种类型的想象训练多放在情节性较强的记叙文中,因为这类文章常常巧妙安排情节结构,戏剧性地反映人物命运,在客观上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驰骋想象,去编写未发生的故事,去设计人物将来的命运。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方法很多,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

首先,规定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画面或暗示一种情境。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雨中情》(一位大爷在大雨中苹果撒得满路都是,众人帮助拾起的场景)时,我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想象: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从外表想象内心;从动作想象语言;从平面的无声处想象立体音响;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事故。这种情境,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着表象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其次,虚拟事件。假设一个学生常见的事件,让学生成为“事件”中的一个人物,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合情合理构思情节,言真意切表达情感。

再次,因事造境。创设一个合情合理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出具体可感的文章。如让同学们根据“调座位”一事,联系实际,发表议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快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凡事都需要个原则和校准”;有的同学认为“做任何事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有的认为“做人不能太自私”;有的认为“凡事都应该换位思考”……一场热烈的人生大讨论就在这种轻松的环境里展开了,同学们的热情如汩汩泉水,写出来的文章见解独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总而言之,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心智,还能让写作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作文成为学生主动乐意做的事情,满足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求,这也正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相信只要我们抱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去教学,学生一定能在您的教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浅论教育实践中的“顺应”原则 下一篇:初中英语词汇记忆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