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育实践中的“顺应”原则

时间:2022-09-11 09:00:25

浅论教育实践中的“顺应”原则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葵花向阳——这早已成了共识。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植物学家发现,其实向日葵并非任何时候都“向日”,它是根据其自身的生长阶段、生长需求并结合太阳的光照条件而不断顺应变化的,有时向阳,有时背对太阳。这就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也是一切生命体生长的自然规律。而在教育实践中,“顺应”原则同样十分重要,其核心就是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孩子。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即是其生理成熟与其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在这里,生理成熟是指儿童个体作为一个生物体,其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演变过程。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却是一个以个体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并与其生理机能的发展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生理机能是人的外在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的内部生理机制。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

1顺序性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比例中越大的原因。

2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别的。就儿童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3阶段性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只有到了青春时期,人的认识能力才开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逻辑思维才成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根本性特点。

4个体差异性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有自己独特之处,这种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

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崽子能够替发张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尽可能的适应生活环境。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儿童的重要保障,是这种儿童不至于因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影响整体发展水平。这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例如,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发展其对人讲话时口型变化的精细感知能力,来与对方沟通。而听力正常人的这种潜在能力,往往容易被实现交流的其他方式抑制了。

以上者五种规律性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艺术大师罗丹有一句名言:“对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对于家长而言,应该用“发现”的态度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获益更多。

要立足现实,鼓励孩子在昨天的基础上前进。父母对孩子现有的基础要心中有数,并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调整为“在昨天的基础上前进”,才不容易犯溺爱或急躁的毛病。对溺爱的父母面言,每天给孩子提出一点小小的新要求是很好的矫正办法。对急躁的父母而言,把“一步到位”的愿望分解为“十步到位”或“百步到位”的计划,很多总做不到的事反倒有可能做到了。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在正面事物上“感觉良好”,孩子就容易对正面事物感兴趣。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真心地为孩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喝彩就行了。孩子的心灵舒展,才能形成最具发展潜力的好个性,才有机会创建自己的幸福人生。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要顺应孩子个体性与阶段性的成长规律,合理分配“阳光”和“雨露”,才能培养出顺应规律的栋梁之才。

上一篇:人工流产前米索前列醇不同途径给药效果比较 下一篇:走进儿童心灵的情境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