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又见小烟民

时间:2022-10-07 09:58:06

街头又见小烟民

去一所中学采访,教导处主任与我在校园里边走边谈。

正是课间休息时,为寻找安静,我和他便向教学大楼后面走去。正走着,忽听得这位老先生大喝一声:“别跑,你们是哪个班的?!”猛抬头,只见三名学生飞一般地往前跑着,忽地转了个弯就无影无踪了。纳闷中,却见老先生紧走几步,弯腰从地上拣起一支才燃去一小半、正冒着烟的香烟。他一脸严肃地朝孩子隐没的方向吼叫:胆子越来越大了,竟敢在学校抽烟!我趋步上前,他余怒未消地道:这些小家伙,不知跟他们讲过多少回了,不准吸烟,更不准在学校吸烟,就是听不进,简直无法无天了!这次,我非把他们几个抓出来,让班主任严肃处理……

这是笔者在一所中学亲历的一幕。为这事。后来我还打电话问过教导主任,是不是抓住了那几个小烟民。他说没有,这次算便宜他们了。不过他正在就学生吸烟问题起草一份处罚条例,若3次被发现或被举报在校园内吸烟,作开除处理。我知道这位老先生是很严厉的,便提醒他:条例归条例,还是应以教育为主,开除总不大好。他说,他也不忍心开除这些孩子,但不吓唬吓唬他们不行。

其实,中学生吸烟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当年洋烟涌入国门,一时间有人将其当作摆阔的稀罕物,有些中学生也学着大人的样,偷偷地品尝起来。随着社会对中学生吸烟的日益重视,学校采取了一些禁烟措施。虽从未彻底杜绝,倒也的确确震住了不少小烟民。然而,成年烟民对孩子们无时不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小烟民虽不敢大大咧咧地在学校在家里吸烟,但常在公共场所吸。于是,我们便时常能在街头巷尾,甚至在被明文规定禁烟的公众场所,看见一伙一伙中学生嘴叼、手夹烟卷的镜头。

笔者在一处公共厕所里,看见六七个中学生人手一烟,蹲在那里边吸烟边谈论各自的所见所闻,不大的厕所内顿时烟雾腾腾。我笑问其中一名学生:这香烟味道真那么好?那孩子调皮地向另一孩子挤挤眼,道:“味道好极j。”略嫌细嫩的小手,与手指上正冒着烟的长长的烟卷,显得格外的不谐调。

更让我吃惊的是,那次在公共汽车站等车,忽瞥见候车亭椅子上坐着3名学生,他们人人手里夹着细长的女宾烟卷,其中居然有一名女学生。在他们周围的地上,已经落着好几个相同的烟头。显然,他们既不像等车也不像等人。只是在此过过烟瘾。那女孩子长得眉清目秀,很是靓丽的,抽烟时的动作显然带有模仿性。不时地与两名男生推推搡搡,实在不雅。我忍不住地想:倘若这情景让其父母,让其学校老师看见,又会作何感慨?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在1991年提出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的倡议。至于各地政府,对吸烟问题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94年12月起,上海市率先开始在公共场所禁烟,紧随其后,北京、武汉、昆明等城市纷纷效仿,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禁烟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然而,我国人口众多,绝大部分又是农村人口,所以禁烟相对而言难度较大。最新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人口中,吸烟率每年正以1.1%的速度递减,而我国却在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前不久于北京举行的第10届世界烟草与健康大会上披露: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吸烟大国,世界上每3支香烟中,就有1支是中国人吸的。

另一个更为令人担忧的事实是,中学生吸烟,基本上以“万宝路”、“三五”等牌号的洋烟为主。这些烟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上述这些国家的烟商在国内受到日益高涨的禁烟运动的抵制,因此,他们就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以谋取高额利润。那么,洋烟的主要消费者又是哪些人呢?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是中青年烟民,其中32岁以下年龄段的烟民占50%以上。他们中甚至有些人,已成为一些牌号洋烟的固定消费者。尤其是有些青少年,他们对洋烟似乎情有独钟。这些小烟民并不知道洋烟是否真的比国烟好,只知抽洋烟有气派、有风度。

在一所高级中学采访时,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十分坦率地对我说:抽外烟,倒也不是因为它味道好,只是由于那烟往手上一夹,感觉就不一样。至于到底如何“不一样”,他就说不清楚了。这名学生还颇有些悔意地向我透露,他抽烟的历史已有将近4年,从初二时就开始抽j。对他抽烟的事,父母早就知道,曾逼着他戒过几次,但每戒一次烟,他的学习成绩就要下降一大段,父母无奈之下只得由他去。一名年仅18岁的学生,居然已有了近4年的吸烟史,不能不让人替他担忧。而他自称已有戒不掉的烟瘾,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当他到45岁的中年时,岂不是已有了30年的吸烟史?

在小烟民中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一个最让人担忧的事实就是,当这些孩子喷云吐雾的时候,显然并不在乎吸烟对自己的生活和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正如有个中学生烟民所说的,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吸烟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恰恰相反,他倒是觉得吸烟能显示男子汉的气质。显而易见,这名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误区!

我们或许可以为自己曹要求青少年不要吸烟而心中坦然。但对于眼下青少年中吸烟者比例又有所增长的现实,那模棱两可的“不要”二字,是远远起不了作用的。必须有一天能够告诉中学生们:你们吸烟,是违法的!

上一篇:求美时尚多尴尬 下一篇:来自心理诊所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