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条件下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07 09:34:14

信息技术条件下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通过历史学科教学网站的建立与完善,及教师在历史学科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对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入历史学科教学之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历史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教学网站;整合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近些年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催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它不但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范围,丰富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界面直观、声色具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双向互动等优势,还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手段、方法诸多方面跨越式地发展,为以个性化、自主性及交互式学习为特征的研究型课程学习提供了实施的条件和空间,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将信息技术融入历史学科教学中,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对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历史学科教学网站的建立

数字化的软、硬件环境是实现历史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条件。为适应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需要,近两年来,我校以历史学科组为核心自主地完成了历史学科教学网站的初步建设,目前正在完善阶段,并开始服务于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历史学科主页提供了常用教育网站的链接,同时,学科网的教学资源库还提供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各种资源供师生教学使用,这些都为历史学科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便利的软、硬件环境和资源支持。

1.史学苑

下设(1)图文资料(历史镜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杂谈、古今趣闻、历史课件);(2)历史视频(历史课堂、揭秘历史)。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资源。

2.学案

下设(1)必修一、二、三的每一课具体学案;(2)(修改的学案的信息)。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及必要的学习指导。

3.虚拟课堂(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资源

4.在线测试

可以满足学生自我检测的需要,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师生留言

对于课外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开通师生个别沟通的渠道。教师在这里组织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协作学习。

6.问题探究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开创一个自由、主动参与的空间,共同对学习内容的分析、研讨和辩论。

7.后台管理(留言管理、学生管理、题库管理、文章管理、评论管理)

二、教师在历史学科信息化教学中作用的发挥

历史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它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学实践的主导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所需的软件和多媒体技术,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历史学习规律、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能力的指导,以辅助学习。

教师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留下思考、质疑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合作与交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学科教学网站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形式

信息化教学起步之初,我校对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还仅停留在课件的直观演示等低层次的探索上。即从现成的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选择性地用在学科教学中,或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Powerpoint等),综合各种教学素材自己编写演示文稿或课件。随着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提高、及历史学科教学网站的建设,逐渐发展为发挥历史学科本身丰富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优势及学科教学网站所提供的多媒体多种视听信息传递渠道、互动功能优势,通过两者恰当地结合,创设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它呈现出的真实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将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科教学网站也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个性化、自主性和交互式的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学习准备

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事先搜索好相关网站,当然最好有个人的历史教学主页,对相关网站所提供的海量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研究新动态等学习材料进行筛选、加工、整理,编制与教学内容紧密配合的课件,并将其链接到自主开发的历史教学网站上。此外,课前教师还应尽可能详尽地告知学生需查询资料的相关网站、网页,查询路径和方法,以提高在线学习的网络使用效率。

3.学习过程

首先根据章节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网络课堂,在教师主导下,共同确立本课的学习主题。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主题,点击历史教学网站上课文学习主页和教师提前筛选的推荐网站,获取与建构有关历史学习的相关新知识,并进行整理、加工、消化、创新,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最后合作学习制作成历史网页上传到指定的学科网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通过主控机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联机或分组讨论,完成授课、指导、答疑等学习环节;学生则通过与主控机联网的工作机在线完成同步学习、质疑、讨论、释疑。信息的双向反馈过程,弥补了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有助于及时化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课堂的效率。

4.学习评价

信息化教学进一步丰富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由于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的双向反馈过程最大限度地获取学生的反馈资料,在课上即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这就为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协作意识等学习过程的评价提供了可能。更有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堂上相互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既方便了讨论学习,又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四、反思与讨论

历史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入开展,它必然有着更广阔的前景。而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探索和实践才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地努力与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效能,服务于素质教育这一大目标。并且,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长处,都会对某种特定的教与学有效,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全能媒体,只有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规避其不足,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才会更有效、更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新义,齐乐平.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思路.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3).

[2]包红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3]李玉番.探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中学,2013(7).

[4]杨哲.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电教:下,2013(1).

[5]陈婷艳.信息技术下历史片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学课程资源,2013(2).

[6]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2).

上一篇:固定资产折旧的分析与应用 下一篇: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