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刑诉法中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理解与把握

时间:2022-10-07 08:39:25

对新刑诉法中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理解与把握

摘要:我国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刑事诉讼法》,并相应地推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其中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一部分内容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动,尤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一块。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赔偿范围 “物质损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之一,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但是,经过多年实施,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标准不统一、“空判”现象严重、“缠诉闹访”问题屡禁不止。这些问题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明确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和标准势在必行。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过百条,其中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内容,新《刑事诉讼法》作出了三点修改:一是增加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二是增加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规定;三是增加人民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的规定。而具体到审判过程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的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这一规定一方面明确了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部分,另一方面明确了附带民事诉讼要根据“物质损失”情况进行裁判。那么在审判实践中应如何理解与把握?笔者认为,应根据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情况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进行判赔,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更好的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1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物质损失”的理解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确定的赔偿范围为完全赔偿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解释》,该解释除详细地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具体内容之外,还对赔偿的具体责任进行了划定,采取有效措施以杜绝“空判”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审判结果的顺利执行,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立足于现实国情,着眼案件裁判的实际效果,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进行了明确说明,并制定了统一标准。另外,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而言,调解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好民事纠纷,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想进一步明确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首先就要准确解释“物质损失”的具体含义。笔者结合具体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并就当前我国的国情和一些审判实践,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做出了以下解释:第一,当受害人遭到人身损害(未致残)时,赔偿义务人应当依法支付受害人在住院期间所花费的各项费用,同时还要赔偿受害人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其他费用;第二,当受害人遭受人身伤害并致残时,赔偿义务人除支付上述费用外,还要支付其必要的生活费以及因身体残疾而损失的经济收入,同时赔偿义务人还要相应的承担受害人的后续治疗费用;第三,当受害人死亡时,赔偿义务人除赔偿本条第一款中规定费用外,还要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交通费以及受害人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一系列合理费用。

2 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具体理解与把握

新《刑事诉讼法》在继承旧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做了一系列补充和调整,使法律的执行更为合理化人性化,充分彰显了现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笔者在综合分析和研究新《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进行了分类,根据具体案情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2.1 一般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判决赔偿“物质损失”

依照新《刑事诉讼法》解释内容来看,它与旧《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赔偿范围。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院不再受理受害人关于单独民事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索取精神损失赔偿的案件,规定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失均不属于赔偿范围之列。

2.2 驾驶机动车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除支付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金外,还应支付精神损害慰问金,但判决时不支持精神损失

新《刑事诉讼法》解释中对驾驶机动车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赔偿情形进行了具体说明,该解释中规定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可由第三方即保险公司支付其责任范围内的赔偿费用。而在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地定义了“人身伤亡”的具体内涵和范围,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合法人身权益遭到了侵害,赔偿权利人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赔偿受害者各项损失费用,具体包括住院期间的各项费用、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等。若造成受害人残疾的,除赔偿上述费用外,还应承担受害人的生活费以及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赔偿金,以保障受害人的正常生活。而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具体规定,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的,实行统一责任限额制,由赔偿责任人统一承担赔偿责任,并明确划分了责任限额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即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伤残死亡赔偿限额、被保险人交通事故无责任赔偿限额。上述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均将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纳入赔偿范围,故驾驶机动车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或死亡,或造成重大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损失的,一旦构成犯罪,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新刑诉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要求赔偿精神损失”“不予受理”,同时交强险亦未将精神损害赔纳入赔付之列,因此法院判决此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不支持当事人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诉讼请求。

2.3 附带民事诉讼的和解协议、调解协议以及具体赔偿范围和内容没有明确限制

通过翻阅新刑事诉讼法,我们注意到,新法并未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协议、和解协议以及具体的赔偿范围和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而司法解释则规定一旦赔偿双方当事人关于赔偿达成调解协议或和解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赔偿范围、数额不受限制,可以包含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失、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各项“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

这一解释,对于“物质损失”的理解有着明确的阐释,也为今后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和裁判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还要立足于我国的法律、法理以及我国的法文化传统,正确区别对待附带民事诉讼和单纯民事诉讼法赔偿范围,有利于对被害人的保护,也更有利于附带民事诉讼的矛盾化解工作。

自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实施后,很多群众及部分法律人士分析认为,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去掉了“精神损害慰问金”一项,即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是不合理的,有的甚至理解为,交通肇事罪附带民事赔偿也不再赔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这其实是对新刑诉法及司法解释的误读和误导。笔者认为立法机关应加强宣传,司法机关应正确适用法律,引导民众正确解读,让这部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刑事诉讼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到维护司法统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小结

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法律的制定和解释也将日趋合理和全面,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法律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立法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法为民,积极推动法制建设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对新刑事诉讼法推出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为如何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规范法律秩序,维护法律尊严提供了良好借鉴。

参考文献:

[1]吴祯董.如何理解新刑诉法传唤、拘传的规定[J].商品与质量,2012(S8).

[2]孙振,徐浩.新刑诉法下电子数据的语义理解及审查判断[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3]陈为钢,肖亮.新刑诉法保障被害人权益若干问题研究[J].东方法学,2013(02).

上一篇:浅谈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旧水泥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下一篇:滇西缅北宝玉石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