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课程项目式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10-07 08:17:35

纺织品课程项目式教学法研究

一、项目设置

纺织工程及纺织品课程,作为纺织概论课程来讲述,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将其分成不同的模块,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更有条理,主次分明,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为了提高对某一模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针对其具体内容进行相关项目的设置尤其重要。项目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在完成该项目过程中,尽量用到该知识模块的所有知识点;(2)项目的完成程度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足够发挥的空间,同时又能让能力稍弱的同学也能完成该项目,即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3)该项目具有很好的可执行性条件。项目设置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实现条件,这是决定项目能够执行的关键,尤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型实验设备情况下,应能给同学留出足够的时间来保证项目的完成。(4)项目设置的同时,即考虑相关的评价体系。在合理的评价体系下,让那些好的项目结果,能够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能够同时满足以上几点的项目,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了以下项目:通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己织造一块机织面料。该项目用到以下相关知识:一是纱线种类的选择和鉴别;二是纱线线密度、强度及织物经纬密度的确定;三是织物组织的设计,穿棕图和穿筘图的确定;四是织物的织造。完成该项目有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织物的仿制,即取一块现有的机织物,对其进行分析,通过纱线鉴别,首先确定所用纱线的种类、织物经纱和纬纱的线密度,然后分析织物组织,确定织物组织图、穿棕图和穿筘图,最后自行上机织造,得到最终样品。二是进行新型面料的设计织造。首先确定预织造织物的风格特征及应用条件,然后选择适合该织物风格的纱线种类、线密度、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确定能够表现其风格的织物组织,确定相应的穿棕图和穿筘图,最后完成上机织造。对于这个题目,评价标准会有一定的差别。对于前者而言,更注重所织造样品与所仿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而后者则更注重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织物组织的设计等角度考察,所织造面料的风格特征能否得到最初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对题目自行选择,通过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整理、运用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独立完成所选项目。

二、项目实施

对于以上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项目完成需要的条件。对于纺织工程及纺织品课程教学条件而言,首先我们具备两台自动小样机,可以完成织物的上机织造。此外,学生实验中,有关于纤维鉴别的实验内容,设有分析纱线中纤维的相关仪器设备,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纱线种类的鉴别不成问题。对于织物组织的设计、不同织物风格特征等在课堂上均有讲述。因此,学生具有完成以上项目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验技能,同时具有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从理论上和客观条件上讲,该项目的执行没有问题。

三、项目成果及评价

项目设立后,对此感兴趣的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到项目工作中,从纱线的选择到织物组织的确立,每一步都非常认真,遇到问题主动查阅图书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最简单的织物进行织造,仅为完成要求,整个项目缺乏主动性。下图分别是部分同学得到的项目成果。图1是两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纱线颜色进行选择,经纬纱线均采用2根蓝色纱线和两根粉色纱线相间排列,并采用二上二下方平组织,自行设计的一块具有闪色效应的面料,从纱线的选择、配色到面料的织造,全部由同学自己完成。图2分别是由不同组的同学进行设计织造的。通过图中的项目成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扩展,并将其用于实践,既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学生的地位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所不同。教师在项目设置及项目完成后的评估阶段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项目的设置由教师完成,是在评估学生知识背景、掌握项目实施条件基础上提出来的。项目的设置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项目立项后,让同学们针对给出的项目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学生自己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对于小组合作的任务,学生确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并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准备工作,最后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仅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的作用相反,教师此时不再起主导作用。教师的重要作用还在于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成果的合理评价。针对于本项目,我们对学生上交的项目成果进行分析,对完成该项目过程中学生花费的时间、涉及的知识、成果面料的外观及质量、与项目设计书中预计达到目标的一致性等进行评估。将评估后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对项目完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好方式、方法给予肯定,指出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借鉴。通过完成这个项目,让那些积极主动的同学体验到付出后的成就感,以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五、项目完成后的归档整理

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进行总结,对这一教学方式存在的利弊进行多角度分析,使项目的设置、实施、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更趋完善,更加合理、有效。我们对学生上交的带有自织面料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整理,保存下来,为项目式教学法在以后课程中的应用,提供最有利的借鉴和指导。

六、小结

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并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二者相辅相成,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项目式教学,也能让学生学到如何着手去完成一件事情,如何与同组人员相互合作,快速而有效地完成工作。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提升学生独立工作和合作能力。

作者:裴广玲 张天骄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综述 下一篇: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