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讨

时间:2022-10-07 08:13:03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探讨

摘 要: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学效果的高低。数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从小学数学中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成绩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老套

小学处于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学生成绩的好坏,影响学生能力的高低,但是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指导,对于基本知识点通过机械讲解,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毫无新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缓慢,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率。

2.学习方式单一

小学生受自身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活泼好动,因此教师需要采取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练习题来增加学生对公式的记忆,提高学生应用公式的能力。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没有其他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1.营造民主互动的气氛

数学课堂中逻辑严密,关联度高,这与小学生的特点不一致,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样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够集中注意力,与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分心的现象,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营造了民主的气氛,学生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能够及时提出,并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对于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

2.创新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实效性比较高的学科。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简单,说明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培养和锻炼,增加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和责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教师队伍

多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如果教师自身的知识来源比较单一,教师的知识和信息出现错误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弥补自身不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判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弥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云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5):85-86.

[2]周丹.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2009(11).

上一篇:从细微处做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