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时间:2022-10-07 07:36:20

学习型社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前进方向,学习型社区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形成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所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就是本着加速教师专业成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和条件的一种社会性组织。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社区来说,教师是主体,教师以个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合作交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共同营造良好健康的社区环境。

明确教师专业地位,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作为专业性要求很强的职业,明确和提高教师专业地位,决定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发展,推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也带动着教师自我发展的潜能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学习型社区就是本着从教师的教学实情出发,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兼顾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明确教师服务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积极有力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本质上来说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一个组织,有着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处理好个人目标和共同目标间的关系,教师个人目标要服务于组织的共同目标, 因为个人目标是基于教师个体、具有个性特征的目标, 而组织内共同目标综合了个人目标的共性一面, 反映了组织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心愿。学习型社区的培养目标就是“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知识水平的教师的追求是不同的,关注教师个性差异,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习型社区为校本教研提供一个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平台,鼓励教师为校本教研出点子、提建议、推经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这需要学习型社区要把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通过建立学习型社区将教师所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深入研究,并围绕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交流、讨论并且互相帮助改进完善教学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寻求教学上的有效输出,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良好发展。

树立“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

教师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自身要做到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要想保持专业新鲜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即树立“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终身学习是教师主动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教师的自觉、主动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教师在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反思的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身处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是改革的实施主体,努力实现从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主要内涵之一。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专业研究重在建构理论体系的完善,引领教育发展方向,而教师教学研究要促进教学实践的优化、合理。学习型社区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理念、专业品质,在学习型社区内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对专业的理解,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有效输入为日后教学的有效输出进行准备。教师本身要做一名积极的学习者,教师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学会学习是教师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与实现的保证。学会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面,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有力手段。树立不断“自我更新”的教育理念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营造轻松、民主、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环境

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减少职业倦怠。学习型社区针对教师工作特点营造出一种轻松、民主、互动的交流氛围,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要想营造这种学习氛围,首先,要求社区管理者要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出发,从本社区教师的个性特点出发,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尊重教师个人选择, 重视社区内人际关系的友好发展, 树立服务的理念。其次, 要给予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利,要充分信任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 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最后, 应大力倡导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让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自身专业发展设计, 分享经验和困惑, 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当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无形中也给教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教师本身工作的负担又很重,进一步加重了教师职业负担,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在轻松、民主、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环境里,把教师本位的理念引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中去,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意识、知识共享意识,要让教师对共享的环境有心理安全感,让教师充分共享到职业外的尊重和快乐。

鼓励教师个体积极反思

校本教研的最佳模式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学习型社会内,教师间的通力合作、交流、互动,必然触动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思考,对教学改进的思考,对自身的思考。教师要想育人首先得育己,教师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促进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础。在校本教研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学习型社区为校本教研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在同伴的交流合作中,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可以说个人反思是基础,共同交流是提高,解决问题是目标。教师具有反思能力不仅可以加强专业学科知识和能力,还有助于加深教育理论修养,扩大教育前沿视野,提高教育问题意识,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反思也是一种研究,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发展。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目的就在于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各成员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大化地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社区的负责人应建立一种发展性评价机制,这种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教师未来发展和潜力的挖掘,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和社会需求,最终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发展。这种评价机制,强调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强调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和职责,有利于调动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各成员的主体作用。这种评价机制是一种不断促进教师积极进取的激励性评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启发教师专业自主和专业自由的乐趣。这种评价机制,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激励,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培养教师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进取心,有利于教师实现自我超越。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是一个思维变革的过程,一个吸纳创新的过程,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不断探索、不断超越,构建一个真正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学习型社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给教师提供更多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对教学充满着新鲜感,减少职业倦怠。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独特的特征,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型社区就是学习着工作着、工作着生活着、生活着学习着,是学习、工作、生活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型社区的构建为教师提供一个发展学习的平台,教师努力做到有效输入和有效输出,推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从网络虚拟性看网络德育的战略规划 下一篇:“研究型”教师培养的依据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