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美育对德育的渗透

时间:2022-06-23 08:47:01

试论高校美育对德育的渗透

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爱好广泛,有着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强烈愿望,他们对于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与枯燥刻板的道德说教较为反感,这一状况迫切需要对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美育是一个较好的教改方法。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作过精彩的论述。大教育家孔子以“尽善尽美”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他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提出礼乐相济的观点,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人的修养从诗开始,通过“乐”才能完成。思想家荀子认为“乐”可以改善民心、促进社会的安定,他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他说:“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达尔文曾指出:“缺少美育,会使人失去审美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失去这种趣味与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退化而危及道德心。”

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美育与德育的内容、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两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塑造完善的人格,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美育也叫审美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最终培养和造就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德。德育是通过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传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教育。美育是主要靠美的形象感染,动之以情,寓教于乐,净化学生的情感;德育是以晓之以理的方式,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的心灵变得高尚起来。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美育是利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和教化人,它在提高学生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的同时,还能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爱美恶丑、从善拒恶,自觉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以往的德育主要采取抽象的说理、外在的灌输这些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美育是寓教育于生动形象和潜移默化之中,容易受大学生所欢迎、所接受,在德育中渗透美育,可以弥补德育抽象、枯燥的不足,可使学生乐于接受德育的内容,从而达到情理交融、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1.美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感

大学生正当青春年华,情感丰富,但易受不良因素的诱惑,需要通过美育来加以引导与升华。我国美育的首倡者王国维和蔡元培都认为美育就是情感教育,以陶冶人的感情为目的,使人的感情达到完美境界。美育是通过具有感染力的形象来陶冶、净化受教育者的情感,塑造完美的人格,启迪智慧,愉悦身心,促进受教育者全面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审美活动可以净化、提升人的情感,他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1]美育具有陶冶人们情感的作用,是因为美是诉诸人们的主观情感。哲学家康德说:“为了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和不。”[2] 美育诉诸人的情感,能陶冶人的情感,是由于审美情感是无利害的自由的情感,具有超脱性与普遍性,使人从个人的自私狭隘的欲望中超脱出来,成为一个感性与理性和谐的人,使人能超越个人私利而关心普遍的理性,这也是美育能辅助德育的根本。

2.美育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

大学生正值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思想品德的塑造对他们的人格形成尤其重要,但他们对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较为反感,借助美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席勒在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他把人性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与此相应,人具有相反相成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理想的完美的人性就是这二者的和谐统一。他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美是道德的象征。”鲁迅先生也提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情绪,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在情感上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大学生感情丰富而敏感,易受感情的感染,以情感为核心的美育易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纯洁的情感。美育通过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激发,能引导大学生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就这样,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式的。

3.美育可以以美引善

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美育的以美引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通过美育可以达到“以美储善”,即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如高校中有的学生以怪为美,以奇为美,有的男生蓄长发,有的女生浓妆艳抹,有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教师的劝说他们就是不听,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是一种风度,很潇洒,很酷。这需要教师向他们讲解正确的审美观,其实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时期,朝气蓬勃、自然清纯就是美,过多的修饰反而不美,人的美不仅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内在美,当这些学生懂得了正确的审美观念,他们就会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行为,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大学生爱美的天性不仅表现在对美的事物和艺术美的爱好上,还表现在追求社会美上,学生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美,举止文明,仪表端正,服饰打扮得体,待人接物讲礼貌。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美的过程中,也就是在美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美育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当大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后,他们会自觉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将美育渗透到德育教学中的措施

为了增强德育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将美育渗透到德育教学中:

1.注重德育教师的审美修养

德育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首先德育教师要和蔼可亲,给学生积极热情、乐观向上的形象,如德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德育知识时,板着脸孔,神情严肃,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反感甚至对抗心理。其次,德育教师要用自己的仪表美与语言美去感染学生,学生受到教师美好形象的感染,会对德育教师产生好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更易接受教学内容。教师的温文尔雅的仪表美、生动幽默的语言美、活泼开朗的教态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也都是一种无形的德育。再次,美育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美育修养,如学习一些美学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和优美的灵魂。

2.在德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比较容易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之中去。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学校要提高各学科教师的美育素质,使他们自觉地将美育渗透到各学科中,促进各类学科课程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在德育中渗透美育,可在德育课堂中实施审美化教学,所谓审美化教学就是按一定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各门学科内容与审美的联系,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美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感性形象,美育是形象与情感的教育,因此在审美化教学中要遵循形象化与情感体验原则。在审美化教学中,德育教师可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兴味盎然。如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造成直观、生动的视听效果,让学生在对艺术形象的感知与体验中,自己作出的善恶美丑的判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如最近让学生看《恰同学少年》,然后进行讨论,很多学生表示很受教益,为有胆有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德育教师要创造自由、愉悦的教学气氛

传统的德育往往强调社会本位和纪律约束,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它对学生构成一种外在的强制,但在教学形式中要尽量做到生动活泼,让学生有自由的感觉,这样才能贴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美育是一种愉快教育,对受教育者没有强制性,受教育者是自由自愿的,这种教育方式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在德育中渗透美育,就要求德育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德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对德育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德育教师有较高的美学修养、饱满的精神状态、乐观开朗的性格、民主宽容的胸怀等等。在课堂之外,德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德育专题辩论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或公益爱心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极愉快地感受与体验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与实施道德行为的动力。

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育是德育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将德育抽象的理论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感染,使德育枯燥的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总之,在德育中渗透美育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德育中渗透美育,可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1.

[2] 康德.判断力批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9.

上一篇:Blog向地方课程资源转化的可能 下一篇:谈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