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时间:2022-10-07 07:28:07

浅谈如何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摘 要: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个重点,但现行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和经营业务逐渐增多,愈来愈不适应,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的特殊背景下形成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为实现国家的社会公益而开展各项活动的。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实质就是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分离。与事业单位改革相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改革明显滞后。会计核算仍遵照1997年施行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1998年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该制度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过低,二是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反映不完整,三是固定资产不提折旧造成内在价值不实,所以会计核算改革迫在眉睫。

一、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

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改进会计核算基础。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支出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确认,而不考虑什么时候收到现金或付出现金。同时通过增加应收应付等债权债务类会计科目加以核算。如:在年度终了,对财政部门当年应拨未拨的预算经费,可以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为当年收入,同时增加向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只有引入权责发生制,才能向使用者提供主体控制的资源、资源的来源、运营成本(或提供服务的成本),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和主体经济是否有效全面运行的财务信息,它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或产品所耗费资源的成本,才能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予以资本化,并能更好地将成本与绩效比较,为事业单位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更多的、有用的会计信息,促进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

二是引入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其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计期间,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的当期直接列支。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项目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通过计提折旧在各会计期间分摊的固定资产成本支出,以夯实结余信息。

二、重新修订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

鉴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果固定资产仍然按照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的确认标准,明显不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实际。应该取消固定资产的金额性确认标准,比照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对固定资产形成的属性标准而非金额标准,以特征来作为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同时要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属性,采用二元划分标准,对公益性单位的土地与建筑物、基础建设、文化资产等基础性设施等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对非公益性单位只要是为生产经营管理而持有,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都应该纳入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这样既可以准确地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界定(低值易耗品属于使用期限一年以下),防止在实行固定资产折旧情况下,人为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之间发生调节现象,又能使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和货币购买力挂钩,确保了会计制度执行的刚性和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但其弊端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满足属性划分标准要素下,会形成大量的账外资产,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不容易界定,为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三、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形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固定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了正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并真实、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以及盈余情况,就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一是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制度,按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科技发展的状况以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直线法)计提折计中国乡镇企业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二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增加“事业支出——折旧费”和“累计折旧”科目来核算计提的折旧;取消“固定基金”账户,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购置固定资产资金来源从折旧中得到补偿。或者采用另一种方法,就是在计提折旧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固定基金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净值,同时将“累计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固定资产在报表中也会体现出净值。

三是调整资产负债表,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四、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一是鼓励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资产核算管理。取消“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结转自筹基建”会计科目,增设“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益”会计科目。对于事业单位购置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账户。对于发生的国家基本建设拨款和单位自筹资金进行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外购需要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支出,借记“在建工程”,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账户;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对于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等,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借记“其他应付款”、“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记有关资产科目。对于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价值或双方协议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事业基金”。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

二是增设“低值易耗品”会计科目。将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物品计入“低值易耗品”科目来进行计量。当事业单位一次性购入大批该类物品的时候,借记“低值易耗品”,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并在一定期限内分期进行摊销,摊销时借记“事业单位支出——低值易耗品摊销”,贷记“低值易耗品”。如果是零星的购进该类物品,可以直接列入事业支出。将一些物品的核算剥离出固定资产的范围单独进行核算,不仅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核算的工作量,缩小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使固定资产的范围更清晰明确,还可以使事业单位内部的低值易耗品得以单独计量,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有效的节约资金。

三是完善固定资产清理报损的核算。应增设“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从而认真追究固定资产流失责任。

参考文献:

[1]宫俊梅;钟山;黄玉琴 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14期.

[2]吴翠兰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几点研究 中国总会计师 2012年第8期.

[3]刘秋桔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探析 财务与金融 2011年第3期.

[4]刘 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市场 2011年第22期.

上一篇:谈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素质 下一篇: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工作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