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分类及新施工手段

时间:2022-10-07 07:25:36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分类及新施工手段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施工筑的分类和组成,继而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筑施工的发展状况,然后就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对建筑施工人员起到一定帮助辅导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筑;建筑施工;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74-01

一、建筑施工筑的分类和组成

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类,这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占了绝大部分。下面介绍一下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分类和组成。

(一)工业建筑

1、分类

按跨度尺寸可分为:小跨度(指小于或等于12m的工业厂房)。和大跨度(指15-36m的工业厂房,当跨度大于36m以上时一般以钢结构为主)。

按层数可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指层数在二层及以上的厂房)和层次混合的厂房。

2、组成

工业建筑的组成包括:屋盖结构、吊车梁、柱子、基础、外强围护系统、支撑系统。

(二)民用建筑

1、分类

按施工方法分为:

(1)现浇、现砌式。

(2)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

(3)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内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而外墙、楼板以及屋面均采用预制构件。

(4)全装配式。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1)木结构。

(2)砖木结构。

(3)砖混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

(5)钢结构。

2、组成

民用建筑的组成包括: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

建筑施工筑施工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也给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也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降低了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提高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保险系数,为建筑施工行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建筑施工筑中创新技术的应用范围

环保技术建筑施工筑为主体的建筑行业是耗量大、高污染的行业。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唯一的,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得到彻底的修复和改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对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建筑施工阶段要在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环保技术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

当今世界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建筑施工筑技术已经难以涵盖新技术的具体特征,从而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要对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问题加以重新思考与分析,进而得到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三)科学监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技术的组织形式与发展模式作为相应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到对施工技术的科学监理,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到实处和得到有效的应用。

建筑工程科学监理技术,是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手段之一,如果忽视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一)防水施工

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时,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于250mm。对于外墙防水,若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抹灰前应先在外墙面满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采用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在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将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二)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

直螺纹接头连接是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即“ 毙汀“”型、“!毙汀6杂诟纸钪甭菸屏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上,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过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侧,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后,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一侧,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三)金刚砂地面施工金刚砂通常是指一种掺有级配配置的金刚砂骨料,与高标号水泥、其他添加剂等拌合而成的一种粉剂。通常在混凝土初凝前吗,用在混凝土表面,依靠提浆,抹平,收光形成混凝土表面的一个硬化层。具有增强混凝土表面硬度,提高其耐磨性,防止地面起灰的作用。金刚砂地面的耐磨强度主要依靠其粉剂中的金刚砂骨料。所用的骨料有钛合金、炭化硅、氧化铝、氧化铜、石英砂等。金刚砂地面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1、一次成型法,即浇筑混凝土后,在混凝土初凝时撒金刚砂,提浆,抹平,压光。此种施工方法优点是直接简单,同时可以避免起层、空鼓。缺点是平整度难以保证,在施工高平整度要求的地面时难度很大。2、二次成型法,即先浇混凝土地面基层,待基层强度达到要求时再施工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在找平层上撒金刚砂,提浆,抹平,压光。该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很高的平整度,缺点是结合面处理不好时容易空鼓、开裂。

(四)混凝土施工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复杂化,以及商品混凝土的大量推广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对各级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就存了了很大差异,有些已危及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现从混凝土施工技术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进而阐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的本身有很大影响。建筑施工中的民用住宅、办公楼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筑物中尤为重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从原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来体现的。

1、由于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是在理想状态下,即以饱和面干状态,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但实际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以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调整量等于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减去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实际施工工艺、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例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确定其品种。进场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中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外加剂还应分别存储,避免受到污染,保证其质量性能稳定。

五、培训相关人员应用新技术能力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施工单位要采取适当形式和有效措施,检验或比较得出有关数据和操作经验,然后编制作业指导书,将使用的工具、施工工艺、技术要点、检验与验收标准列入其中,下发相关的部门和操作人员,使管理、操作和检验人员很快熟悉相关性能以便运用到施工中。

在实际操作中,由技术员进行指导,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如何应用以点带面逐步展开,这种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就建筑企业而言,施工是重要的一线部门,所要求的技术人员的标准相对较高,专业设置既全面,又要有所侧重。

上一篇:水泥混凝土机坪施工技术 下一篇:压力注浆法处理路基的施工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