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班级管理策略之探究

时间:2022-10-07 07:12:11

高一年级班级管理策略之探究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高一年级是高中学习的起始年级,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高一学得好,高二高三就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行。那么,如何做好高一年级的班级管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得出,要做好此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视”。

一、重视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实施有效教育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班主任来讲,可以采取建立学生档案,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档案的建立主要是确定好内容,也就是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学生档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是个人简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其二是身体状况: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家庭生活情况,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等;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的关系、生活条件、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二、重视学生对学校的适应,帮助他们尽快过渡

高一是班级的组建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问题是学生对学校的适应问题。这个阶段是学生在生活上的断奶期,思想上的危险期,生理上的发育期,学习上的转型期,性格上的骤变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听取学生的倾诉,巧妙引导学生、理解学生,促使学生面对问题认真思考,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显然帮助高一新生在各方面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是摆在每一位高一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务。

三、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班干部工作会耽误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给他们讲清从事班干部工作,对自己是一种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及锻炼,同时对自己是一种约束和鞭策。尤其对今后从事社会工作能够奠定基础。所以班干部的选拔应考虑让那些有能力胜任且有兴趣从事班干部工作的学生担任。同时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随时倾听和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协助作用。我们要认识到,良好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

四、重视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从开学伊始,我们班每天都安排一名班干部负责学生的考勤,并且配有记录本,班主任负责监督,对一些不按时到校的同学记录他们的名字,每周作一统计,个别不自觉的学生经过几次谈话之后,习惯得到明显改善并一直保持。现在按时到校在班干部的带领下都能自觉进行,实现了自主管理,晚自习亦是如此要求,只是采取自愿原则。抓住学生在校的这两大块自由时间,对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重视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制度规范人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管理得法,学生会随着你转;否则,学生会气得你团团转。因此,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用班级制度、条例、规范,把学生的行为定向管理起来,使每个学生都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发挥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建立起的班级管理制度使各项班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六、重视良好形象的树立,建立崇高的威信

《中小学教师行为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要作好学生的表率作用,要以身作则。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比如笔者要求学生不迟到,笔者就会在学生到校之前到;笔者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笔者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教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外,还得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归纳,才能胜任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管理课题成果。课题编号:BY[2011]G178)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激趣策略 下一篇:主问题教学设计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