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长极理论及其演化过程

时间:2022-10-07 06:56:10

浅析增长极理论及其演化过程

【摘 要】 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如今已经成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也因此不断地被发展完善,实践应用价值不断地提高。本文介绍了增长极理论及含义,分析了佩鲁增长极的特征及缺陷,阐述了增长极理论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增长极 回波效应 扩散效应

1. 增长极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

经济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佩鲁(Perroux,F.)提出的。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在于古典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Rosentein-Rodan)、纳克斯(R.Nurkse)和斯特里顿(P.Streeten)为代表的平衡增长论者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或不平衡增长的论战中提出的。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年)和《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年)等一些著作中最早提出一种非均衡增长理论即“增长极”。

佩鲁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一国的经济是由社会经济中各种分子之间的经济关系构成,即“经济空间”构成。这种“经济空间”不同于“几何空间”或“地理空间”,具有三中表现形式: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作为同质整体的经济空间以及作为“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而佩鲁的增长极主要产生于“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佩鲁认为:“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1]经济增长是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在不同的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的速度(或比率)不平衡增长的。一些“推进型产业”(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佩鲁又称之为“活动单元”或“增长诱导单元”)在某些城市或地区聚集发展而形成类似“磁场极”的具有生产中心、金融中心、服务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经济活动中心。这种“磁场极”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能够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和区域网络。一方面它能带来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又可以推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发展。

2. 佩鲁增长极的特征及缺陷

2.1佩鲁增长极理论的特征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具有“支配效应”与“创新”的特征。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不对称的支配于被支配的经济关系。增长极中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与其他经济单位间的商品供求关系、制度技术创新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影响,产生支配效应。佩鲁经济增长极的发展的主要是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创新主要集中于佩鲁那些规模较大、发展速度很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联系效应较强的推进型产业。“创新把不同或追加的变量引入积极的人和一群人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之中,它具有不稳定的效应。”[2]具有创新的经济元素在经济单位中处于支配地位,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因素的发展,进而形成发展核心。

2.2佩鲁增长极存在的缺陷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学者的均衡的分析,提出了非均衡经济分析,鼓励技术革新和创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增长极”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忽视“地理空间”和区位优势。缺乏可操作性,需要量化、模型化和实际化;另一方面,“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不协调影响。“回波效应”是指推动性产业其他经济活动进行吸引和拉动以不断靠近增长极的过程。“扩散效应”是指推动型产业通过一系列联结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当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时,从而是倾向扩大而不是减少地区间的差异。

3. 增长极理论的演化过程

3.1布代维尔的“区域发展极”

20世纪60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徒弟布代维尔(J.R.Boudville)对增长极更强调地理空间,从产业空间转换到地理空间联系。布德维尔在其1957年的《区域经济规划问题》和1972年的《国土整治和发展极》等著作中强调了增长极的地域特征,从新解释和划分了“经济空间”。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3],这包括一定的地理区域和区位关系,并且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的概念。布代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区域、同城镇联系起来,强调区域是地理空间中连续的区域,而增长极的“极”就位于城镇或中心区域上,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同时,同佩鲁一样,布代维尔也重视推进型创新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认为推进型产业会产生后向或前向联系效应。布代维尔丰富和发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的内涵,但是,过于把经济空间具体化和地理化,忽视经济空间的抽象化和整体化,从而蜕化成佩鲁所讥讽的“平庸的地理空间”,把它改造成为一种区域经济的“极”而不是经济部门的“极”。

3.2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1myradal)对增长极的发展运行做了修补。缪尔达尔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和1968年出版的《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等著述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概念,说明了优先发展的经济发达地区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和阻碍的影响,弥补了增长极理论在这方面的缺陷。由于这种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会产生两种正负效应:“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他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总是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回波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的力量超过了“扩散效应”(表现为把富国的繁荣引向穷国)的力量,使经济在空间上出现了“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政策主张上,缪尔达尔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优先次序:优先发展某些先起步的已积累起来发展优势的地区,并通过其“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3.3赫希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

德裔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O.Hirschman)在其1958年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和进步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当在某处出现经济发展点时,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要素流向此区域,形成集聚效应,使该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这种高发展高收入的区域就形成了核心区,相对之周边发展落后的地区称之为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同时受到两种效应的影响:与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相对应的“涓流效应”和与“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解下,“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或多于“涓流效应”,从而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他认为,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强干预和调节。赫希曼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增长极”和发展点的出现会出现国际间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他通过“联系效应”来解释这种不平衡增长。

参考文献:

[1] 佩鲁:略论“增长极”的概念.见《应用经济学》,1955(8).

[2] [法]弗朗索瓦·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译丛,1988(9).

[3] [法]布代维尔:《区域经济学导论》第十章,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税收筹划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下一篇:虚实桥梁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