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技术和艺术

时间:2022-10-07 05:06:52

建筑设计的技术和艺术

摘 要:设计艺术是关于设计的艺术,它基于设计的基本规定。设计艺术关涉到人类创作活动的目的、物质质料以及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等各种问题。建筑是设计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

关键词:设计、建筑艺术、技术和艺术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一、设计作为一种有旨趣的艺术

一切艺术都追求美,但是,“美并不是艺术的对象,而是艺术自身的肌肤和血肉,是它自身的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力图超越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为艺术与美的显现奠定了崭新的基础。设计艺术也是如此。作为一种造物活动,设计(Design)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创作活动,是针对一定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过程和达到目标产生的结果的总和。这里所说的“设计”主要指狭义的涵义,即指相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语境,尤其是与美术和艺术造型独特地相关。

人类的造物活动由来已久,并与人类的艺术创造密切相关。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分不开,也常常在远古艺术中得到表征。就语义而言,设计指意欲、设想和计划,指人在从事创造活动之前的主观谋划过程。设计基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实际功用的器具或物品。因此,设计是有目的、有预见的艺术活动。人在设计活动中,已有了未来创造活动和所造器物的大致构想或蓝图。在很大程度上,设计的旨归规定了设计活动。

当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设计艺术又不同于一般的工艺用品,也就是说,如果设计艺术的产品有目的的话,那么,此目的既不是外在的,如日常用品;也不是内在的,如宗教中的信物。也即,作品是自身的目的;或者说,作品自身就是目的。同时,由于要涉及到功用,设计必须合乎机理,是一个合规律的创制活动。合规律就是要合乎事物自身的机理,无论就方法而言,还是针对质料来说。否则,设计品就实现不了其功用目标。正因为如此,而对审美对象来说,美的要素则是规定性的,这正是它与技术对象的区别。设计艺术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纯粹艺术。

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设计艺术,早已超越了康德关于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思想。在设计活动中,实现的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一般认为,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前提,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的旨归。但在存在论现象学看来,仅仅从手段―目的却不能提示设计活动的本性。规律主要指涉自然科学,对艺术的揭示倒不是恰当的。

二、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量以及它与人类文化的深刻的同构对应关系,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阶级,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法国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中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雨果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历史的年鉴"。他们都认为建筑艺术反映人类深刻的文化。当代艺术家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对于中国建筑艺术家来说,应把创造既有时代性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中国建筑文化,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一方面要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艺术作品。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从最早的多神教神庙到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堂和礼拜寺,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宗教建筑,几乎无不如此。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到构件,大都采用木质材料。这种不同于阴冷的石头的材料,具有让人感觉温暖、实用、轻捷的特点,传达出一种入世的生活气息。建筑的文化内涵表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同时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结果。欣赏建筑艺术时,我们要时刻把产生它们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联系起来,这样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诚然,密斯在建筑上的成就与贡献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他受到本世纪中期社会经历的局限,过多地强调了理性的秩序,以致影响了大量的现代派建筑趋向单调的语法形式。其次是在晚期由于一味追求永恒抽象的形式,使现代派建筑失去了象征的符号,缺乏传统的联想来表达建筑的精神意义。再次是轻视环境的特性,往往以普遍性来代替特殊性,因而缺乏生动活泼的艺术意境。所有这些极端的建筑观点终于导致了后来建筑界的争议和受到抨击。

三、建筑艺术和谐的比例

结构的精美、施工的完美,结合建筑自身的内在美,这便是密斯.凡德罗建筑的特征。选择一种结构是自由的,但是一旦选定了,它的自由度只能在它的限度范围之内了。密斯.凡德罗表达他的手艺的方法就是细部处理,同时这些细部又表达了建筑的整体性。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它不能象结构的精确与施工的完美那样容易被认识。在密斯作品中,实现美的要求正是他的目标。在空间概念和细部装饰之外,匀称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希腊古典建筑之所以成为典范正是它各部分构件比例的匀称与组合的和谐。19世纪时曾有许多人为了发现古希腊建筑美学的秘密而测绘了大量的建筑遗物,但是遗憾的是并未能找到美的公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阿尔伯蒂曾对建筑的美学原则提出过独特的见解,他说:“所有建筑的美基本上都是从三个东西中产生出来的,即:数目、形状和各个不同部分的组成。”他认为“建筑艺术问题就是要是一定数量的部件连接统一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本身必须有各个部分的精神和力量,否则各个部分就一定会相互冲突与不一致,就会破坏和谐。”

密斯.凡德罗的结构精确与施工的完美的特点都是在建筑的细部与整体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特点的目标就是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又是寓于各个部件与细部的比例之中的。他巧妙的掌握了和谐的比例,使的结构构件已升华为建筑艺术。

四、设计中的技术和艺术

设计艺术既不同于一般器物的制作,又不同于纯粹艺术品的创作。纯粹艺术往往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更多地是按照审美的需要,采取纯粹艺术的一般方法去创作。设计艺术的技艺,既涉及到一般的技术问题,又必须充分吸纳艺术创作中的一般经验和做法。设计艺术涉及到工艺问题。工艺在此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技艺。在艺术起源的早期,技术与艺术并没有什么区分,在古希腊曾经也是如此。古希腊把有技术的人统称为艺术家,柏拉图把写诗的与做糖果的看成是一样的人。在古希腊,技术有两层涵义:一是认识、洞见;二是工艺、艺术。后来,由于分工的细化,艺术逐渐从技术和一般的制作活动中区分开来,并形成了有专门人员即艺术家从事专业创作活动的专业部门。

一般来说,技术是人类在利用与改造自然过程中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在大机器工业革命以前,技术主要表现为手工劳动者的技艺。技艺有赖于人类长期造物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但是,“各种艺术并非起于技艺。”也就是说,技术、技艺与艺术在早先是不可分的,后来发生了变化,这三者都有了各自的区分与规定。技术打交道的是物,它把自然物或质料打理成人造物或器具,这些器具可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则把质料变为艺术品,它主要是审美的,而非功用的。当然,在设计艺术中,技艺与技术和艺术仍然发生着密切的关切。传统工艺与设计艺术相比,前者更多地诉诸手工和个人经验,后者则更多地关联于技术,甚至是现代技术。

希腊人用technē一词表示艺术,也表示手工艺。艺术与手工艺并不是同一的。但它们都是把握与理解存在者的方式。设计艺术不同于纯粹的制作,在于它具有了创造的成份。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创造,而从来不仅仅是制作。设计艺术凭借技艺把自然物或质料创作为具有审美意味的器具,或用于观赏,或用于实用,或兼而有之。设计艺术离不开设计者与制作者的技艺,设计艺术尤其是现代设计艺术,其作品的完成,不再是仅仅凭借手工的技术,现代技术也空前地进入了设计艺术,使设计带上了系统的与控制的特征。也就是说,“技术展现扩展到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艺术。”

上一篇:10款红枣食疗方健脾补气血 下一篇:跟着大厨逛菜场盛夏养生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