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层看长城

时间:2022-09-19 03:25:53

拨开云层看长城

一轮冷月悬在幽蓝的天空上,红黑的土城上矗立着两座峰台,遥相呼应,似在守望着背后广阔的疆土,又似在眺望着苍寂的黑夜。这里,古关裹柳聚寒鸦;这里,东西层入嵯峨;这里,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是杨云城笔下的古北口长城。

30年前,命运的长河将杨云城带到了长城上,从此翻开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新的篇章。

《经济》记者去拜访杨云城的时候,他正在画室作画。久久伫立于两米长的画台前,杨云城一手持着毛笔,一手按着宣纸,面色安静从容,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访。在妻子的提醒下,他这才抬头看到记者一行人,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放下毛笔向记者走来,黝黑的面庞上露出笑容,亲切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人。此时,他全然摆脱了之前的艺术家气质,真挚地像个朴实的农民。究竟是什么样的境遇让杨云城拥有这种独树一帜的画家风格?又是什么让身为农家弟子、没有任何学院背景的他只身来到北京,并走入了艺术殿堂?杨云城指着30年前的一副10米长城画作,向记者娓娓道来。

艰辛求学 仰望浮云飘

杨云城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因先天性唇裂而口齿不清。8岁时,他又遭遇了一次水淹,落下了左耳耳背的毛病。农民出身的他当时对父母亲是一个不小的思想负担,他们担心杨云城将来的出路。可是年幼的云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画册,一看就放不下手了。从此,他的心里便埋下了一颗绘画的种子。

幼年时对画画感兴趣的孩子不在少数,亦不乏有天赋者,但能矢志专攻并最终一步步走向画坛的却鲜有人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坚持和执着追求是成功者共有的特征。杨云城买不起画笔和颜料,便节省下吃饭的钱,饿着肚子捡别人用过的作业本;他买不起画册,便一有空就泡在阅览室,生生把画册上的画背下来,回去以后凭着印象临摹;他请不起老师,便死磨硬缠拜了当地县文化馆馆长卢庆生先生为师,开始了他的学画之路。“那时候,每一天我都想过放弃,可是每一天我都坚持下来了。总是觉得眼前有一束光,吸引着我追随它。”杨云城感慨道。

1980年,年仅17岁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来到北京求学。在杨云城21岁那年,他又做出了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徒步走长城。

一个正常人想凭着双脚走遍万里长城的一砖一瓦都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的杨云城。“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画在勾勒、皴擦、点染等方面造诣太浅,缺少生活经验。而承载着千年历史的长城是我从小崇拜、憧憬的对象。长城不仅仅是一个临摹的对象,一路走下来,感受着它身上散发出的精神魅力也是对人生方向的指引和一次心灵的洗礼。”谈及走长城的动机,杨云城似乎没有考虑太多,带着简单的包裹和画笔,便开始了他的西行之旅。草根阶层的他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与磨难,周一至周五,他在北太平庄农贸市场上画像维持生活,他住在北京最便宜的地下旅馆,最困难时,3天他身上只揣着五分钱,当饥饿来袭时,他只有喝自来水充饥。

天高云淡 屈指行程上万

1984年3月,他从八达岭长城走到嘉峪关;1985年5月,他又从河北易县紫荆关开始经平型关、倒马关、雁门关一路东行山海关;1986年4月,他又改骑自行车由嘉峪关开始东行山海关。3年的磨砺,不仅让杨云城获得了当时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帮助,他也找准了自己人生方向的定位:终生只画长城。

先师古人,后师造化。古人之法是用,而造化之象是体。古人之所画皆造化,而造化之显著,无非是画。杨云城认为,画家皆应取材于自然,因为自然是画之粉本。自然之物,分天生的和人造的,天生之物如山川草木,人造之物如屋宇舟桥。而画幅所表现,非具体之物象,而是经画家营造出的神韵与真实,即所谓理与气。“长城的气韵每年、每季,甚至每日都不一样,我觉得一生的时间都难以勾勒出它全部的美。”杨云城告诉记者,生命短暂,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即可。

杨云城笔下的长城,既动如脱兔,又静如处子。细看之下,一砖一瓦都层次丰富、饱满准确、透明不浊,其画作上方静谧的天空则回荡着朦胧美和流动美。鲜艳的朱红和稳重的幽蓝是杨云城最擅长驾驭的色彩,既表达出了长城长久的收敛和含蓄,又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长城涌动的活力。这两种奇幻的色彩放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地之上,让外行人都能领略到一个古老民族、一种古典美学可能达到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画幅中的意境,形成了历时旷远的精神贯通,演示出一种纯属东方的灿烂。30年了,杨云城似乎也化身为长城上的砖瓦,长年矗立在那一片孤寂里。

一个冬日的上午,21岁的杨云城来到国家文物局,稚嫩地敲开了梁思成的弟子、时任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办公室的大门。在一番交谈之后,杨云城下定了继续在长城上走下去的决心,并三十年如一日,如今已完成了万里长城的百幅图。“我希望能永远与长城相伴相生。”这是杨云城在采访中反复述说的一句话。

上一篇:潮爸唠妈的“战争” 下一篇:军中大厨厨艺好喜品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