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网融合到全媒体转型

时间:2022-10-07 04:57:30

从报网融合到全媒体转型

中国汽车报社的新媒体业务酝酿于1999年。当时,作为一家创办10多年、面向全国汽车行业人士的专业报纸,《中国汽车报》已在我国汽车行业读者中建立起主流媒体的地位。顺应新时期新闻业发展的新环境新变化,报社确立了“永远追求创新”的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力度,对报纸的报道方向、表现形式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使《中国汽车报》的行业地位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快速提升。

起步:创办汽车新闻网站

尽管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与发展多年的传统媒体相比还显得非常稚嫩,在汽车这样的传统机械制造行业中,互联网的影响力更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提并论,但是中国汽车报社敏锐地意识到了互联网世界蕴藏的巨大能量,从报社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决策,决定抓住机会,创办一个汽车新闻网站――汽车星空网。

2000年,几位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陆续进入中国汽车报社,在编采部门办公大厅边上的一个小隔间内开始网站的建设,中国汽车报社的新媒体业务正式启程。可以说,这个不起眼的小隔间不仅是中国汽车报社新媒体业务,也是如今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新媒体业务的起点。

创办汽车新闻网站不仅是创办了一种新的汽车媒体形式,同时,建立网站也是中国汽车报社拓展业务领域、扩大媒体影响力的一次新尝试。当时,我国正处在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的前夕,考虑到互联网的用户特征、传播方式等特点,报社决定通过网站辐射汽车消费者、汽车爱好者群体,与主要服务汽车行业人士的《中国汽车报》形成互补,这一主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演变为“汽车社会舆论领袖”的媒体定位。

调整:从报+网到报网融合

2003年,中国汽车报社整体迁入位于北京西四环的新办公地址。硬件条件的改善,为报社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网站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门户类网站纷纷开通汽车频道,汽车专业类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互联网成为汽车行业人士获取专业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

重新调整网站定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汽车报社对网站的定位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从为汽车消费者、汽车爱好者服务,转向为汽车行业人士提供专业新闻、资讯,核心服务对象包括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经销商以及行业中介组织、研究机构等,网站名称也从最初的“汽车星空网”改为“中国汽车报网”,以《中国汽车报》官方网站的形式呈现,并逐步开展了视频直播业务。同时,为了保持对汽车用户、汽车爱好者群体的辐射能力,中国汽车报社又创办了一个新的网站――汽车爱好者网。

对报网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从决定创建网站的第一天起,中国汽车报社对报纸和网站的关系、对网站的组织结构及经营模式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但有一点是在网站创办之初就非常明确的,就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不断培养和提高网站的独立生存能力。为此,中国汽车报社注册成立了易卡先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汽车爱好者网的运营,对中国汽车报网的经营质量也一直在进行考核。

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涉足互联网的传统媒体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涉及网站的定位,还包括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网站的投入规模、组织机构设置、经营模式等深层次问题。在业务发展初期,由于网站的受众人群、传播特点等都不同于传统媒体,很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即传统媒体是传统媒体、网站是网站。作为新兴媒体,网站在发展初期往往要借助传统媒体多年积累的部分资源,但由于两项业务不是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的深度融合,协同效应非常有限。一方面,网站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较强,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附属业务,独立成长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传统媒体难以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对新闻、资讯的生产、传播等方式进行变革,不利于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关于报与网的关系,《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有过一段精辟论述。他说:“新型媒体脱胎于传统大报,又在发展过程中,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存形态。在当今世界媒体发展潮流之中,传统媒体要想跟上数字化、网络化的脚步,必须从新兴媒体中寻找支点。反过来,新兴媒体要谋求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媒体强大的生产能力所输送的充足的养分。”

随着对报网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2010年,在传媒界大力推行“报网融合”的大氛围里,中国汽车报社成立了新媒体中心,独立负责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的运营。

新媒体中心成立后,在提升中国汽车报网(后改名为汽车网)和汽车爱好者网运营质量的同时,又推出了面向汽车行业人士的《中国汽车报手机报》。目前,汽车网拥有6大板块(新闻、产业、新能源、人才、中国汽车报、互动)、25个栏目、8个二级页专题频道,文章的谷歌收录量为20. 2万篇,百度收录量3万篇,日IP5000以上、PV超过50000,谷歌PR6,百度权重4,全球综合排名第214239位,中文排名第22337位。《中国汽车报手机报》每个工作日上午发送,为上万名汽车行业管理者、行业专家等提供最新国内外行业、企业、产品资讯。结合行业和企业的重大活动,《中国汽车报手机报》还多次出版特刊。

创办能源网和中国能源手机报。2008年,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旗下另一张行业报――《中国能源报》创刊。纸媒创办后一个多月,中国能源报社就开始了对新媒体业务的探索,创办了官方网站――能源网。该网站以“网尽天下能源新闻”为定位,以扩大国内外影响力为核心目标,力争打造成为能源行业门户网站。

在内容特色上,能源网追求“全”与“特”。所谓“全”,就是集纳所有其他媒体的能源新闻,做到“人有我有”;所谓“特”,就是要充分发挥本报的独家新闻力量,做到“人无我有”或“人有我精”。自2009年7月17日开通至今,经过了两次改版,目前拥有23个栏目、13个二级页频道、8个二级页专题频道,日更新量达150条。同时,能源网拥有各类会员,包括政府部门、行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能源公司、设备厂家、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能源及经济研究机构、设计院等;涉及行业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节能与环保、能源统计等;信息内容包括政策法规解读与追踪、深度新闻报道、市场分析、热点跟踪、专题报道、评论等。通过不断提高的报道质量和高点击率的热点栏目,能源网现已发展成为访问率高、影响力大的能源领域门户。

中国能源报社新媒体业务的另一个重点是手机报。以“能源高管的信息秘书”为定位的中国能源手机报,受众更高端,定位更精准。目前由中国能源报与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合办,每个工作日一期。它最大的优点是快速、便捷,并且内容短小精悍,堪称“信息快餐”,既有其他媒体包括国外主流媒体的信息,也有本报编采中心记者采写的独家新闻。每天发生的能源新闻,从国际新闻到国内新闻,从行业新闻到企业新闻,都能在手机报上得到集纳。目前,中国能源手机报已成为能源界高管必读的内容。

转型: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

2012年是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新媒体业务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当集团成立的喜悦还挂在大家的脸上,一场向全媒体转型的战役已经同时在旗下两大媒体――中国汽车报社和中国能源报社打响。

确立向全媒体业务转型的思路,构建柔性多媒介生成出版体系。在同时推进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报社的决策层和整个团队。报纸和网站定位相近、读者群重叠,都从事行业新闻、资讯的采写、编辑和,组建两个工作团队存在着资源浪费,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报网“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向全媒体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向全媒体业务转型,核心是构建柔性多媒介生成出版体系。简单地说,就是让所有的编辑、记者同时为报纸、网站及其他新媒体提供内容。

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不同媒介深度互补。中国能源报社的全媒体转型在边摸索边实践之中向前推进,与之相关的能源网、中国能源手机报的改版正在进行。中国能源报移动客户端也在开发中,预计在今年6月份中国能源报创办三周年之际与读者见面。通过柔性生产体系的构建,中国能源报社希望形成“深度靠纸媒、快速靠手机报、大容量靠能源网”的深度互补的能源信息传播格局。

按照向全媒体业务转型的思路,能源网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报社编采中心的相关部门与网站的新闻部、国际部、油气煤专刊编辑部、电力与新能源专刊编辑部、设计出版部等分别对应;编采中心各部门的主编及总监也分别是能源网对应各部门的主编及总监,编采中心的编辑、记者同时也是能源网的编辑、记者;编辑、记者所有的采编内容必须在能源网上提前体现;将编辑、记者在能源网的工作量纳入编采中心统一考核,单独制订能源网发稿考核标准。中国能源手机报在人员结构上的调整也依此类推。中国汽车报社柔性多媒介生成出版体系的建设与中国能源报社类似。

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信息数据库。中国汽车报社已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着手建设部级汽车产业资讯、信息数据库。根据目前的构想,这个数据库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信息数据库,内容涵盖中国汽车产业的整车产品、零部件产品、资讯与市场信息、汽车产业报告(电子版)、产业技术、人才库等多个方面。目前,数据库正在进行一期建设,将主推汽车企业竞争情报分析、产业报告数据库、相关标准和专利查询等业务。

作为数据库一期建设的重点产品,汽车企业竞争情报分析系统可对反映企业及其产品、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状态和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给企业相关人员,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这一系统的基础信息来自于国内外专业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相关部委和汽车厂商的官方网站,以及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等,通过专业系统的分析和解读,能揭示中国汽车行业相关信息的传播规律和效应机制。

此外,汽车产业资讯与市场信息数据库、零部件数据库、整车产品数据库、汽车技术数据库、汽车产业人才数据库等的建设,也在论证和策划中。今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作为数据库一期建设的成果,专业汽车信息平台――“有数”将上线试运行。

借用《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的一句话:“从报网融合到全媒体转型,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业务之间,正在经历一场由物理变化向更深层次的化学变化的发展过程。”

作者孟莉系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

汽车报新媒体中心数字产品策划总监

桂俊松系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

上一篇:新闻界应站稳群众立场 下一篇:转企改制:广播电视报发展的新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