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介融合到传播融合

时间:2022-08-25 03:14:07

奇虎360和腾讯近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战。9月27日,奇虎360推出“隐私保护器”,称腾讯QQ偷窥用户隐私,腾讯予以反驳并奇虎360,由此拉开双方纷争的序幕。10月27日,腾讯等五家公司发表《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奇虎360随即与腾讯展开网络大战,并于10月29日推出“扣扣保镖”软件,腾讯谴责该软件通过外挂手段破坏QQ多项功能,双方纷争进一步加剧。11月3日晚,腾讯公开信,决定在装有360安全卫士的电脑上禁用QQ,逼迫用户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奇虎360致网民的紧急求助信,号召网民停用QQ三天,双方纷争达到白热化阶段。11月4日,国家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介入调查。

奇虎360与腾讯的纷争事件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焦点,在短时间内覆盖了国内各大主流媒体报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网络媒体对此事件更是关注,各大网站都做了专题报道。同时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巨大反响,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发表言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影响。因此,这起网络纷争事件已经成为了一起各方瞩目的公共事件。事件中网络话语表达

360与腾讯的纷争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网络言论此起彼伏,形成了针对此事件的新的网络话语体系。我们选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站、社区、论坛、SNS、微博等平台上网民的意见表达内容、特点和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事件中网民的话语表达特点。

话语表达形式多样。首先,网民通过微博、SNS、论坛、社区、贴吧等多种渠道积极发表看法,据统计,仅11月3日当晚新浪微博上就有超过300万条微博评论此事,而像人人网、天涯社区、猫扑网等网站上有关此事的讨论也都是话题排行榜的第一位。其次,网民发表网络公开信,在事件升级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有关“网民致腾讯和360的一封信”的版本,例如猫扑论坛11月4日有一封署名为“中国网民”的《致腾讯的一封公开信》,被网民大量转帖。体现了网民针对事件双方发公开信的方式,也以同样话语表达方式允以回击。同时,网民积极参加反对双方的投票活动,对两家公司的恶性竞争行为表示抗议,这种方式是一种无声的意见表达。

总之,网民对此事件的意见反馈主要以在网络上发表评价和言论为主,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话语表达,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环境。

话语表达内容集中。通过对各大网站的帖子和状态的统计分析,网民对此事件的话语表达中内容相对集中。网络话语中的关键词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但在同一阶段中关键词重复率高、具有一致性。

在11月3日晚,腾讯公开信逼迫装有360安全卫士的用户进行“二选一”之前,网络评论话语中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保护网络隐私权”、“两家公司为各自利益,不考虑用户权益”、“软件公司不正当竞争”等。在表示态度的话语中,对两家公司的支持和反对的话语基本持平。而在11月3日晚腾讯发表公开信后,网民的态度有所改变,纷纷对腾讯QQ的行为进行声讨,网络话语中的关键词也有了变化,主要集中在“反对腾讯QQ,支持360”、“不用QQ,转用MSN”、“自主选择权”等。在表示态度的话语中,对360的“支持”占大多数,话语倾向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例如在人人网,11月3日晚腾讯发表《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后,人人网用户纷纷发表反对腾讯QQ的言论,很多人更新的状态中都提及“不用QQ,转用MSN”、“QQ与360之争不应伤害网民的利益”等内容,形成了一次网路舆论的高潮。

出现网络流行语现象。在11月3日晚腾讯发表《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后,网民在网易、猫扑、天涯、新浪微博等网站发起了用腾讯公开信中的一句话“非常艰难的决定”的造句活动,并被网友戏称为“3Q体”或“企鹅体”。一时间“非常艰难的决定”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并且出现了电力公司版、中国移动版、百事可乐版、肯德基版、微软版、百度版等不同版本。

网民在话语表达过程中逐渐抓住事件本质,总结出最能准确表达事件实质的简练词语,形成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随着网民讨论的展开被频繁地使用,快速地传播开来,并引起网络话语呈现爆发式增长。此次“非常艰难的决定”成为网络流行语之后,从11月3日晚到5日下午,有近13万条关于“非常艰难的决定”的微博,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排行中仅次于“QQ对决360”排行第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影响,可见网民对这起事件的关注和不满。

网民话语态度呈现一致性。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社区、SNS、微博等都发起了网民意见的投票调查。我们选取了几大网站的民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11月3日晚腾讯公司发表《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宣布与360“不兼容”之后,大多数网民对腾讯的做法其呈反对态度。几大调查结果显示,网民选择卸载QQ软件的比率比选择卸载360软件的比率要大很多,基本呈现网民态度“一边倒”的现象,而在此前,腾讯和360公司双方的网民支持率基本呈平衡状态。这种转变,说明网民对腾讯强迫网民“二选一”的行为表示极大不满,并且多数网民认为腾讯公司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种民意调查虽然不是让网民自己以话语形式发表意见,但是却是一种“无声的话语”,代表了网民对此事件的态度。

网络话语是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集体表达方式,往往在话语表达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种态度上的趋同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和网民的趋同心理,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于关乎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网民往往能够形成一股舆论合力,站在同一立场上表达共同意见。

网络话语体系的形成

网络话语在表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是由参与的网民共同构建的,具有用词特指性、关键词集中、对象针对性强等特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迅速传播。笔者认为,网络话语体系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设置公共议题――意见领袖推动并影响话语导向――网民话语由非理性到理性――话语体系形成,并产生网络舆论。

网络话语出现和话语体系的形成产生于网络公共空间的某种话题,这种网络话题能够引起网民的强烈共鸣,使网民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由此使这个话题成功地转化为网民积极参与的公共议题。

在“奇虎360与腾讯事件”这一公共议题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在网络上形成了舆论,这种网络舆论又被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所报道,扩大了影响,促使网民进一步的讨论。网络公共议题就是在这样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被设置了出来,而网民在事件讨论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种网络话语体系,因此公共议题为网络话语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在网络话语表达和形成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对话语态度和话语中关键词的运用等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着“意见领袖”,他们关注新闻时事,在网络空间直抒胸臆,特别是在一些社会公共事件中,他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公共话题、凝聚共识、诱发舆论。在此次“360与腾讯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发挥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网络话语的构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网民的话语表达是网民个体心理逐渐社会化的表现,个体心理经过社会化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通常会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因此,反映在网络话语中,相应地出现了理性话语与非理性话语。

在“360与腾讯事件”中,网民的话语中也呈现出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特点。一方面,网络话语中存在非理性成分。有些网民在话语中使用粗语和低俗语言,大肆宣泄不满情绪。还出现了跟风现象,缺乏相对的理性和自己的立场。同时,一些网民将此事件制作成带有色情画面的视频,例如《360腾讯之歌网络围殴战》等,视频中的语言除了讽刺腾讯和360公司外,还有宣泄不满情绪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网络恶搞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出现了上述非理性话语现象,但是在此事件的网络话语表达中,理性话语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事件发展,网民运用互联网表达观点、态度,在话语中“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成为关键词,由最初看热闹的心态,逐渐到对事件的理性表态,网络话语逐渐由非理性走向理性。

网民通过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在网络空间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话语体系,其中包含着意见领袖的意志和网民的理性与非理性表达,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这一话语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在针对“360与腾讯事件”的网络话语体系形成过程中,网络舆论也在同时生成。

笔者认为,网络话语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话语促进网络舆论的形成。随着公共事件的发展,网络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种网络话语体系,同时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断跟进报道,并逐渐引用网民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中的民意被融汇、提升成为某种观点化的意见,经过网络的传播、扩大,逐渐形成了一种网络舆论。因此,可以说网络话语表达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基础,也是网络舆论的表现形式。舆论需要用话语表现出来,话语促进了舆论的形成。

另一方面,网络话语影响舆论方向的改变。在对事件的评论中,网民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其所持的意见会随事态发展而产生变化,他们的认同意见或者反对意见会形成相应的“认同话语”和“反对话语”,进而导致网络舆论方向的变化。在“360与腾讯事件”中,当11月3日晚腾讯公开信让用户“二选一”之后,引起用户不满,纷纷发表反对的言论,网络上对腾讯的“反对话语”占大多数,导致网上舆论开始支持360公司。

公共事件中网络话语表达的意义

网络以其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传播提供了平台,让每个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公众可以绕开传统媒体的“把关者”,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发言的空间,这体现了公众对话语权的争取。在“360与腾讯纷争”这起公共事件中,网民通过网络媒体以不同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支持与反对当事的某一方,或对问题进行分析,话语中基本反映了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并且很重视争取自身的话语权,希望自己的意见被关注。及时有效的话语表达,有利于舒缓网民的情绪,促使网民回归理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矛盾激化。

在公共事件中,公众在网络上自由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意见,并且形成网络话语被广泛传播。网络话语的发展促使网络舆论形成,进而形成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事件的解决。可见,网络的话语表达在形成社会舆论、促进事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对公共事件表达意见体现了社会民主的进步,但是网民在话语表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话语具有易煽动性和不稳定性,部分网民缺乏理性和责任感,出现群体盲从现象,话语态度易受影响。同时,非理性的表述忽视语言和语法规范,缺乏符合逻辑规律的理性话语,较多情绪的宣泄,甚至出现恶俗和谩骂等“网络暴力”现象。因此,想要消除网络话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增强网民的网络公民意识,提高网络话语表达能力和媒介素养,在公共事件中承担起积极推动作用。

在网络社会中,网络话语作为一种网民共同构建的意见表达形式,体现了网民这一社会群体的集体意志和价值观念。在公共事件中,网民通过话语表达的方式对事件发表看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网络话语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舆论逐渐形成,并且对事件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影响,推进事件的解决。网络话语表达是网络民意的一种体现,也是社会民主的进步,因此,在公共事件中应当重视网络话语的影响,使其对公共事件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网络“丑角”红人:哄客的狂欢节? 下一篇:新闻网站改制上市